Codeforces 839B (implement)

本文提供了一道累心的模拟题及其解决方案,通过具体的样例展示如何进行逻辑判断与资源分配,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在可行范围内,对于理解复杂条件下的算法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累心的模拟题:
附上几个特殊样例:

3 10
2 2 2 2 2 2 2 2 2 3
YES
3 1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YES
2 8
2 2 2 2 2 2 1 1
YES
1 4
1 1 2 2
YES
1 4
2 2 2 2
NO

代码:

/*
* 201708016
*/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k;
    scanf("%d%d",&n,&k);
    int numf = n;
    int numt = n*2;
    int numo = 0;
    for(int i=0;i<k;i++)
    {
        int t;
        scanf("%d",&t);
        int a = t/4;
        int b = t%4;
        if(a>numf)
        {
            a-=numf;
            numf=0;
            //leave = b
            b += a*4;
            int c = b/2;
            int d = b%2;
            if(c>numt)
            {
                c-=numt;
                numt=0;
                //leave = d
                d+=c*2;
                if(d>numo)
                {
                    printf("NO\n");
                    return 0;
                }else
                {
                    numo-=d;
                }
            }else
            {
                numt-=c;
                if(d==1)
                {
                    if(numo>0) numo--;
                    else if(numt>0){
                        numt--;
                    }else{
                        printf("NO\n");
                        return 0;
                    }
                }
            }
        }else
        {
            numf-=a;
            if(b==3)
            {
                if(numo>2) numo-=3;
                else if(numt>0&&numo>0){
                    numt--;
                    numo--;
                }else if(numf>0) numf--;
                else if(numt>1) numt-=2;
                else{
                    printf("NO\n");
                    return 0;
                }
            }else if(b==2)
            {
                if(numt>0) numt--;
                else if(numf>0)
                {
                    numf--;
                    numo++;
                }else if(numo>1) numo-=2;
                else if(numo>0&&numf>0)
                {
                    numo--;
                    numf--;
                    numt++;
                }else{
                    printf("NO\n");
                    return 0;
                }
            }else if(b==1){
                if(numo>0) numo--;
                else if(numf>0){
                    numf--;
                    numt++;
                }else if(numt>0) numt--;
                else
                {
                    printf("NO\n");
                    return 0;                   
                }
            }
        }
    }
    printf("YES\n");
    return 0;
}
时间限制:1000ms 内存限制:512MB 输入文件名:s.in 输出文件名:s.out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只含小写字母的字符串 S,每次操作可以选择一个位置 1 ≤ x ≤ N 和一个小写字母 c,接着把 Sₓ 改为 c。 你需要操作若干次,使得操作结束后,每相邻 K 个字符都不同,求最少的操作次数。保证 1 ≤ K ≤ 13。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整数 T,表示测试数据组数。 接下来 T 组测试数据,对于每组测试数据: 第一行两个整数 N, K,分别表示字符串长度和子串的长度。 第二行一个长度为 N 的字符串 S。 输出格式: 对于每组测试数据,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少的操作次数。 样例输入 1(input1): 5 6 3 abaaba 5 2 hooch 8 3 cherykid 9 3 abbabbaba 9 3 aabbaabba 样例输出 1(output1): 2 1 0 3 4 样例 #1 解释: 对于第一组数据,可以用 2 次操作把 S 改为 abcabc,每相邻三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分别是 abc、bca、cab、abc,都满足包含的字符互不相同。 对于第三组数据,请注意可以不进行操作。 数据范围: 对于所有数据,保证 1 ≤ T ≤ 10⁵,1 ≤ ∑N ≤ 10⁶,1 ≤ K ≤ 13,S 中只含有小写字符。 子任务说明: 子任务 1:∑N ≤ 10,K ≤ 10,分值 10 子任务 2:∑N ≤ 100,K ≤ 10,分值 10 子任务 3:∑N ≤ 10³,K ≤ 13,分值 10 子任务 4:∑N ≤ 10⁵,K ≤ 3,分值 20 子任务 5:∑N ≤ 10⁵,K ≤ 13,分值 20 子任务 6:∑N ≤ 10⁶,K ≤ 13,分值 30 用C++ 14 With O2的语言写一段代码,不要超时,不要注释,用万能头,变量名用一个字母表示,最终代码写好后随便写5组边缘样例测试一下刚刚写的代码(把代码放进编译器输出检查),然后根据刚刚的代码测试修改代码,将这两段代码里的变量名用一个字母替代。代码加上空格,使代码有可读性(实在拿不到全分,也可以拿部分分,尽量多拿!)注意加上文件读写!!!!!!!!!!
07-12
### 关于 Codeforces 1853B 的题解与实现 尽管当前未提供关于 Codeforces 1853B 的具体引用内容,但可以根据常见的竞赛编程问题模式以及相关算法知识来推测可能的解决方案。 #### 题目概述 通常情况下,Codeforces B 类题目涉及基础数据结构或简单算法的应用。假设该题目要求处理某种数组操作或者字符串匹配,则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解决: #### 解决方案分析 如果题目涉及到数组查询或修改操作,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利用前缀和技巧优化时间复杂度[^3]。例如,对于区间求和问题,可以通过预计算前缀和数组快速得到任意区间的总和。 以下是基于上述假设的一个 Python 实现示例: ```python def solve_1853B(): import sys input = sys.stdin.read data = input().split() n, q = map(int, data[0].split()) # 数组长度和询问次数 array = list(map(int, data[1].split())) # 初始数组 prefix_sum = [0] * (n + 1) for i in range(1, n + 1): prefix_sum[i] = prefix_sum[i - 1] + array[i - 1] results = [] for _ in range(q): l, r = map(int, data[2:].pop(0).split()) current_sum = prefix_sum[r] - prefix_sum[l - 1] results.append(current_sum % (10**9 + 7)) return results print(*solve_1853B(), sep='\n') ``` 此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通过构建 `prefix_sum` 来高效响应多次区间求和请求,并对结果取模 \(10^9+7\) 输出[^4]。 #### 进一步扩展思考 当面对更复杂的约束条件时,动态规划或其他高级技术可能会被引入到解答之中。然而,在没有确切了解本题细节之前,以上仅作为通用策略分享给用户参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