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

本文深入解析Android中的内部存储和外部存储机制,包括文件存储位置、操作方式及数据持久化策略,如使用SharedPreference和文件存储。同时,探讨了Android中的缓存机制,包括内存缓存和磁盘缓存,以及不同引用类型在缓存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ndroid文件存储—内部存储,外部存储

内部存储:

内部存储位于系统中很特殊的一个位置,如果你想将文件存储于内部存储中,那么文件默认只能被你的应用访问到,且一个应用所创建的所有文件都在和应用包名相同的目录下。也就是说应用创建于内部存储的文件,与这个应用是关联起来的。当一个应用卸载之后,内部存储中的这些文件也被删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文件夹是app文件夹,还有一个文件夹就是data文件夹,app文件夹里存放着我们所有安装的app的apk文件,其实,当我们调试一个app的时候,可以看到控制台输出的内容,有一项是uploading …就是上传我们的apk到这个文件夹,上传成功之后才开始安装。另一个重要的文件夹就是data文件夹了,这个文件夹里边都是一些包名,打开这些包名之后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一些文件:

1.data/data/包名/shared_prefs
2.data/data/包名/databases
3.data/data/包名/files
4.data/data/包名/cache

如果打开过data文件,应该都知道这些文件夹是干什么用的,我们在使用sharedPreferenced的时候,将数据持久化存储于本地,其实就是存在这个文件中的xml文件里,我们App里边的数据库文件就存储于databases文件夹中,还有我们的普通数据存储在files中,缓存文件存储在cache文件夹中,存储在这里的文件我们都称之为内部存储。

外部存储

外部存储才是我们平时操作最多的,外部存储一般就是我们上面看到的storage文件夹,当然也有可能是mnt文件夹,这个不同厂家有可能不一样。

一般来说,在storage文件夹中有一个sdcard文件夹,这个文件夹中的文件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公有目录,还有一类是私有目录,其中的公有目录有九大类,比如DCIM、DOWNLOAD等这种系统为我们创建的文件夹,私有目录就是Android这个文件夹,这个文件夹打开之后里边有一个data文件夹,打开这个data文件夹,里边有许多包名组成的文件夹。

操作存储空间

经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内部存储,什么是外部存储,以及这两种存储方式分别存储在什么位置,一般来说,我们不会自己去操作内部存储空间,没有root权限的话,我们也没法操作内部存储空间,事实上内部存储主要是由系统来维护的。不过在代码中我们是可以访问到这个文件夹的。由于内部存储空间有限,在开发中我们一般都是操作外部存储空间,Google官方建议我们App的数据应该存储在外部存储的私有目录中该App的包名下,这样当用户卸载掉App之后,相关的数据会一并删除,如果你直接在/storage/sdcard目录下创建了一个应用的文件夹,那么当你删除应用的时候,这个文件夹就不会被删除。

SharedPreference

数据存储到SharedPreference:

  1. 得到SharedPreference对象:
    有三种方法:
    ------Context类中的getSharedPreferences()方法:共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SharedPreferences文件名称,第二个参数指定操作模式,目前只有MODE_PRIVATE可选,表示只有当前应用程序可操作
    -----Activity类中的getPreferences()方法:只接受 操作模式 的参数,自动将包名作为SharedPreference的文件名
    -----PreferenceManager类中的getDefaultSharedPreferences()方法:直接收一个Context参数,将包名的前缀名作为文件名

  2. 通过SharedPreferences对象的edit()方法获取一个SharedPreferences.Editor对象

  3. 向SharedPreferences.Editor对象添加数据

  4. 通过apply()或commit()方法提交,也可以通过clean()、remove()清除。

数据存储在Android系统的 /data/data/“app package name”/shared_prefs 目录下的一个.xml文件。

SharedPreferences.Editor editor = getSharedPreference("data", MODE_PRIVTAE).edit();
editor.putString("name", "Tom");
editor.putInt("age", 25);
editor.putBoolean("married", false);
editor.apply();

apply与commit的区别:

1、apply没有返回值,而commit有返回值。

2、apply是将修改数据原子提交到内存, 而后异步真正提交到硬件磁盘, 而commit是直接同步提交到硬件磁盘,所以很明显apply的 效率要高一些。

3、apply方法不会提示任何失败的提示

从sharedPreference中读取数据:

SharedPreference对象中提供了一系列get()方法,每个get()方法对应一种put()方法;get()方法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键,对应传入的值;第二个参数是默认值,即得不到值会以什么样的默认值返回。

SharedPreferences preferences=getSharedPreferences("data", MODE_PRIVATE);
String name=preferences.getString("name", "");
int age =preferences.getString("age", "");

文件存储

FILE是安卓最基本的一种文件存储,它不对存储内容进行任何格式化处理,而是将所有数据原封不动的存储到到本地文件中,因此适合存储一些简单的文本数据或者是二进制数据;FILE是内部存储。

将数据存储到文件中:

openFileOutput()方法得到一个FileOutputStream对象,然后再借助它构建出一个OutputStreamWriter对象,接着再使用OutputStreamWriter构建出一个BufferWriter对象,这样就可以通过BufferWriter来将文本写入到文件中了。

out = openFileOutput("data", Context.MODE_PRIVATE);
writer = 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out));
writer.write(text);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openFilleOutput()方法简单一些,它只接受一个参数,即要读取的文件名,然后系统将会自动到/data/data/packagename/files/目录下去加载这个文件,并发乎一个FileInputStream对象,得到了这个对象之后再通过Java流的方式就可以将数据读取出来了。

 in = openFileInput("data");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in));
                String line = "";
                while ((line = reader.readLine()) != null) {
                      content.append(line);
                }

缓存

Android缓存分为内存缓存和文件缓存(磁盘缓存)。

引用

⑴强引用(StrongReference)
强引用是使用最普遍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那垃圾回收器绝不会回收它。当内存空间不足,Java虚拟机宁愿抛出OutOfMemoryError错误,使程序异常终止,也不会靠随意回收具有强引用的对象来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 ps:强引用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A a = new A()这个意思。

⑵软引用(SoftReference)
**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软引用,则内存空间足够,垃圾回收器就不会回收它;如果内存空间不足了,就会回收这些对象的内存。**只要垃圾回收器没有回收它,该对象就可以被程序使用。软引用可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高速缓存(下文给出示例)。
软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软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⑶弱引用(WeakReference)
弱引用与软引用的区别在于:**只具有弱引用的对象拥有更短暂的生命周期。在垃圾回收器线程扫描它所管辖的内存区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只具有弱引用的对象,不管当前内存空间足够与否,都会回收它的内存。**不过,由于垃圾回收器是一个优先级很低的线程,因此不一定会很快发现那些只具有弱引用的对象。
弱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弱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弱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⑷虚引用(PhantomReference)
“虚引用”顾名思义,就是形同虚设,与其他几种引用都不同,虚引用并不会决定对象的生命周期。如果一个对象仅持有虚引用,那么它就和没有任何引用一样,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垃圾回收器回收。
虚引用主要用来跟踪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的活动。虚引用与软引用和弱引用的一个区别在于:虚引用必须和引用队列 (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当垃圾回收器准备回收一个对象时,如果发现它还有虚引用,就会在回收对象的内存之前,把这个虚引用加入到与之 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ReferenceQueue queue = new ReferenceQueue ();
PhantomReference pr = new PhantomReference (object, queue);

程序可以通过判断引用队列中是否已经加入了虚引用,来了解被引用的对象是否将要被垃圾回收。如果程序发现某个虚引用已经被加入到引用队列,那么就可以在所引用的对象的内存被回收之前采取必要的行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