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概念
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主要用于研究样品或指标的分类问题。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聚类分析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Q型聚类分析
- 定义:对样本(行数据)进行聚类,也称为样本聚类
- 目的: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将相似的样本分到同一个簇中
- 特点:适用于探索数据集中的样本分布,帮助研究者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和结构
R型聚类分析
- 定义:对变量(列/指标)进行聚类,也称为变量聚类
- 目的:将高度相关的变量归为一组
- 特点:有助于理解哪些指标是相互关联的,哪些是独立的,对构建有效数学模型至关重要
2. 应用场景对比
3. 常用方法
Q型聚类常用方法
- K-means聚类:最广泛使用,适用于连续数据
- K-prototype聚类:可处理分类和连续混合数据
- 分层聚类(系统聚类):直观且易于理解
R型聚类常用方法
- 分层聚类(系统聚类):主要使用此方法
4. 在SPSSAU中的实现
在SPSSAU(在线SPSS)平台上,两种聚类分析都可以轻松实现:
- Q型聚类分析步骤:
- 上传数据
- 选择"聚类分析"方法
- 设置聚类变量(指标)
- 指定聚类个数
- 分析并解读结果
- R型聚类分析步骤:
- 上传数据
- 选择"分层聚类"方法
- 设置聚类对象为"变量"
- 分析并解读结果
5. 实际应用建议
- Q型聚类:当您需要对研究对象(如客户、地区、产品等)进行分类时使用
- 例如:市场细分、客户分群、地区分类等
- R型聚类:当您需要简化变量结构或发现变量间关系时使用
- 例如:指标降维、变量筛选、构建综合指标等
6. 注意事项
- 数据预处理:聚类分析前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 聚类数确定:可使用肘部法则、轮廓系数等方法确定最佳聚类数
- 结果验证:聚类结果需要结合实际业务知识进行验证和解释
通过SPSSAU(网页SPSS)平台,可以轻松完成这两种聚类分析,并获得直观的结果展示和专业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