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网工小陈。
假期快乐呀!决定五一继续冲冲冲,更新不断!
直接上一篇写了很久的干货,关于网络丢包,感谢一键三连!
一、什么是网络丢包?
网络丢包,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一些数据包没有成功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中间“掉了”或“被丢弃”了。
丢包不等于“断网”,但会直接影响网络质量,比如:
- 打开网页很慢
- 视频会议卡顿、延迟高
- 文件传输中断、下载失败
- 游戏高延迟、人物瞬移
二、丢包会发生在哪些地方?
数据包从源头到终点,要经过很多个设备和路径,中间只要哪个环节有问题,就可能丢包:
丢包位置常见原因本地设备(如PC、网卡)驱动异常、网卡老化、资源耗尽接入层(交换机)端口堵塞、风暴、环路汇聚层、核心层设备CPU高、接口收发异常防火墙ACL或策略误拦截、资源瓶颈出口线路ISP侧质量差、丢包严重云服务云侧丢包,控制不在用户
三、怎么判断“真丢包”还是“假丢包”?
很多新手会一看到 ping 不通、慢响应,就直接判定是丢包。其实要小心“假丢包”:
- 防火墙、ACL 屏蔽了 ICMP,不代表业务包真的丢
- ping 某个跳点有丢,但终点正常,不代表真的有丢包
- 网络短时间抖动(如链路收敛)可能产生瞬时丢包,不是稳定性问题
📌划重点:真正的丢包,一般要满足这几个条件:
- 持续性存在,不是偶发
- 多工具(ping、iperf、抓包)验证一致
- 丢包位置稳定、可复现
四、常见检测工具有哪些?
1. ping最基础的丢包测试工具。发送 ICMP 数据包,查看往返是否正常。
ping 192.168.1.1 -t
ping -n 50 8.8.8.8
注意:有些设备禁 ICMP,不代表网络不通。
2. tracert/traceroute判断数据在哪一跳开始掉。
tracert www.baidu.com # Windows
traceroute www.baidu.com # Linux
3. iperf专业级性能测试,支持 UDP 丢包检测,更精确。
iperf3 -c 192.168.1.100 -u -b 10M -t 10
4. 抓包(Wireshark / tcpdump)最核心的验证方式,看到数据有没有发出去、有没有应答。
五、网络丢包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网络丢包背后的成因很多,但归根结底可以分成两大类:网络设备问题 和 链路质量问题。下面来一一展开。
1. 带宽跑满(拥塞引起丢包)
原理: 接口处理不过来那么多数据,缓存满了就只能丢。
常见场景:
- 某端口收到的大流量(如备份、视频传输)超过其最大带宽。
- 跨VLAN访问时打满核心交换机的上行口。
判断方法:
- 查看接口带宽利用率(如 display interface)
- 查看端口流量(如 display counters interface)
2. 接口错误、物理问题
现象: 一根跳线松了、光模块接触不良、双绞线线序不对,也可能引起间歇性丢包。
典型指标:
- CRC 错误(cyclic redundancy check)
- 输入输出丢包(Input Errors / Output Drops)
排查建议:
- 用 display interface brief 看看错误包统计
- 重新插拔跳线、更换双绞线测试
3. CPU/内存资源过高
设备处理能力不够,造成丢包
常见于:
- 多设备堆叠场景中主控压力大
- 防火墙同时跑多个策略、NAT、会话时崩掉
- 路由器CPU飙升导致转发能力下降
排查方法:
- 查看设备CPU占用(display cpu-usage)
- 查看转发表项数是否过多(如ARP表、MAC表)
4. 广播风暴 / 环路问题
典型表现: 网络忽然掉一大片,连管理口都ping不通。
排查方向:
- 检查STP是否开启,环路防护机制是否生效
- 抓包看是否存在大量重复广播(广播风暴)
5. 策略误拦截(ACL、防火墙)
有时候你以为是“丢包”,但其实是被人为策略拒绝掉了。
排查点:
- 检查ACL(访问控制列表)规则是否允许该流量
- 防火墙是否配置有丢弃策略
案例举例: 某客户访问服务器老是超时,结果是交换机出口写了 ACL,把TCP 443端口(HTTPS)拦了……
六、怎么科学排查网络丢包?一张图带你理清逻辑
【终端丢包?】
↳ 检查本地网卡驱动、占用率、ARP
【接入层丢包?】
↳ 查端口流量、CRC、MAC学习是否正常
【汇聚/核心层丢包?】
↳ 查链路负载、策略配置、NAT转发
【出口丢包?】
↳ 运营商线路质量、SLA、外网测速
【应用层误判?】
↳ 应用BUG、会话控制、超时时间短
到这里,你对“网络丢包”应该已经有了一整套的理论与实操框架。那最后一节,我们来给你归总一下常见的掉包场景 + 防止掉包的建议,让你真正“未战先胜”。
七、高频丢包场景案例总结
案例1:链路不通时偶发丢包
现象: 某段时间内 ping 通一半,网页加载缓慢
成因:
- 网线接触不良
- 接口协商异常(千兆对百兆)
- 防火墙开启了 ICMP Flood 防护限制
解决:
- 更换网线,确认两端协商一致
- 检查防火墙策略,适当放宽 ICMP 检测频率
案例2:交换机刚加电时无法通信
现象: 设备启动后几分钟不能 ping 通任何主机
成因:
- 设备启动加载配置需要时间
- STP(生成树)未收敛,端口处于阻塞状态
解决:
- 使用 spanning-tree portfast(思科)或 stp edged-port enable(华为)提高端口上线速度
- 开机等待 STP 完全收敛后再测试
案例3:五口交换机只能用四口
现象: 任意一个口正常,插第五个口就断一个口的通信
成因:
- 电源供电不足
- 芯片老化、硬件故障
解决:
- 更换交换机
- 用专业设备检测交换芯片供电、电流波动情况
案例4:交换机“COL”灯长亮/闪烁,无法通信
现象: 对应端口通信异常,抓包发现丢包严重
成因:
- 冲突冲突冲突!即“冲突灯”
- 端口连接了不支持全双工的设备,协商失败
解决:
- 手动指定双工模式一致
- 替换线缆或老旧设备,避免不兼容问题
案例5:升级为千兆后,服务连接频繁断开
现象: 千兆链路,服务器连接时断时续,抓包看到频繁重传
成因:
- 千兆链路对线材和模块要求高,线材质量不达标
- 配置端口未锁定速率,协商不稳定
解决:
- 使用Cat6以上标准线材
- 手动锁速千兆全双工配置
- 更新网卡驱动,升级交换机系统版本
案例6:跨VLAN通信丢包严重
现象: 同VLAN内正常,跨VLAN ping 丢包
成因:
- 三层设备VLAN接口有配置错误
- ACL限制了某些流量
- ARP表异常未更新
解决:
- 检查VLAN接口IP、子网掩码、路由配置
- 清除ARP缓存重新学习
- 抓包确认是否有 ICMP 被过滤
八、怎么做,才能把丢包扼杀在“萌芽”阶段?
1. 设备选型要靠谱
- 高并发环境不要用低端交换机
- 关键节点使用支持 QoS 和硬件转发设备
2. 巡检机制要定期
- CPU、内存、接口流量和错误包定期查看
- SNMP + 网管平台 7x24小时告警
3. 现场环境不能忽视
- 机房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
- 电源干净,接地可靠,避免静电干扰
4. 配置标准化,文档先行
- 每一次修改记录、回滚方案都要留痕
- 配置模板化,避免人为错误
5. 遇事抓包 + 排查三板斧
- 抓包优先看:ARP、ICMP、TCP握手
- Ping + traceroute + iperf,组合拳出击
- 确保 DNS、VLAN、ACL、路由一个都不掉
别怕丢包,怕的是不懂怎么查!
网络丢包其实不复杂,但它考验的是你对全局网络架构的理解、对设备工作机制的熟悉、对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
你越系统、越专业,它就越拿你没办法。
关于作者:叫我小陈就好,95年新手女网工,在甲方当牛马,HCIE数通已拿下。爱学习、爱交朋友,长期主义者,默默进阶学习的路上!专注分享网工相关知识,文章如有错误,感谢指正,共同进步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