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位点(Transcription Start Site, TSS)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转录起始位点(TSS)是转录时mRNA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DNA链上的碱基,通常为一个嘌呤(A或G)。TSS上游为核心启动子,而TSS下游则是同样具有重要转录调控作用的5’非编码序列。同时,紧靠TSS两侧的序列一般都是转录起始前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PIC)的结合位点。因此,原核生物TSS在确保转录的准确性、调控基因表达水平以及适应环境变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基于DNA的注释在确定基因组的转录组织方面能力有限,因此越来越多地通过实验高通量发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位点(TSS)来加以补充,而原核全长转录组在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在原核全长转录组调控机制,已经成为国科金等项目课题研究的新宠!
原核全长转录组,即利用二代测序和纳米孔三代测序技术,对原核生物操纵子转录可视化,以及检测操纵子与转录起始位点和停止位点。该技术可以精确地获得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启动子元件和mRNA的非翻译区等大量信息来完善基因组注释,从而更加深入地研究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
凌恩生物原核生物全长转录组项目解决方案
凌恩全新推出原核全长转录组项目,可精确识别转录起始位点(TSS),识别启动子元件,并对TSS进行归类和分析。基于文献调研,将转录起始位点(TSSs)分为四大类,即基因注释的转录起始位点(gTSSs)、基因内部转录的转录起始位点(iTSSs)、反义RNA的转录起始位点(aTSSs)以及来自基因间区域转录的转录起始位点(nTSSs)。
分析流程
结果展示
图 全基因组范围三代Reads的覆盖情况
图 TSS分类饼图
图 TSS全基因组分布
经典文献
标题:模式物种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 PCC6803)转录起始位点图谱
期刊:PNAS
DOI:10.1073/pnas.1015154108
研究背景:
蓝藻作为光合生物,具有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的天然能力,在生物燃料(如氢气、乙醇等)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集胞藻PCC6803作为模式生物,其基因组于1996年完成测序(3.6 Mbp,编码3172个蛋白),但传统基因组注释无法全面解析转录组织。
主要结果:
本研究建立了模式生物集胞藻PCC6803的3527个转录起始位点(TSS)的全基因组图谱。三分之一的TSS位于被注释基因的上游;另外三分之一位于866个基因的反向互补链上,表明大量的反义转录。位于基因间区域的Orphan TSS预测了314个非编码RNAs(ncRNAs)。基于互补的微阵列RNA表达谱补充验证了大量的非编码转录本,并鉴定了强大的ncRNA调控。因此,约64%的TSS在基因组中产生反义或ncRNAs,即87%的蛋白质编码。本研究数据将启动子的信息提高了40倍,表明存在额外的编码小肽的mRNAs,并为该蓝藻的许多基因提供了校正的5’注释。全球TSS图谱将有助于集胞藻PCC6803作为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和能量研究的模式生物。
图 在集胞藻6803染色体的线性图上出现了3213个TSS。
图 基因内部定位的TSS(iTSS)。
凌恩历经十余年经验积累和项目沉淀,在多方向研究领域积累丰富,尤其在微生物及微生态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提供单细胞转录组、原核全长转录组等前沿研究,充分满足原核生物组学研究实际所需,推动原核转录组研究蓬勃发展!关注原核生物以及转录起始位点相关的研究的老师,欢迎lianxi资讯!
参考文献
An experimentally anchored map of transcriptional start sites in the model cyanobacterium Synechocystis sp. PCC6803. PNAS,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