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工作中用到了分布式锁,然后查了很多分布式锁的实现方式。比较熟悉redis或者说,redis的用法比较简单,所以查了一下redis使用setnx实现分布式锁的方式。其中有一篇文章搜索到的次数最多,多到我不知道哪个是原创文章,就贴一下看到的链接吧https://blog.youkuaiyun.com/lihao21/article/details/49104695。
reids > setnx(key,value) //设置key.
redis > delete(key) //将key删除
当key存在的时候,设置会失败,返回-1。当key不存在的时候,设置成功,返回0。
实现方式一:
lock_key = "distribute_lock"
def get_lock():
while True:
lock = redis_client.setnx(lock_key,1)
if lock: # 设置成功
break
else:
time.sleep(0.5) #如果没有获取成功,等待0.5继续获取,当然这个地方你也可以设置重试次数。
return True
if get_lock():
# do your work,处理临界资源
redis_client.delete(lock_key) //为防止死锁,处理完临界资源要及时释放锁。
可以看一下这个代码有什么问题?
问题出在了,最后锁的释放,假如在处理临界资源的过程中,进程挂掉了或者在执行删除操作的时候redis链接断掉了,那么这个分布式锁将永远得不到释放,进而产生死锁。所以接下来的优化是如果进程挂掉了,能够及时的释放锁,你想到了什么?超时机制。
实现方式二:
为了避免出现方式一的问题,所以加入了超时机制。
setnx(key, <current Unix time + lock timeout + 1>)
本质就是将key的value值设置成一个超时时间,按照方式一流程:
lock_key = "distribute_lock"
def get_lock():
while True:
lock = redis_client.setnx(lock_key,<now_time+ lock timeout + 1>) # 直接设置成功
if lock: # 设置成功
break
now_time = <current Unix time + lock time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