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esting Thinking】登顶的感觉,AI代替不了

登顶的感觉,AI代替不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AI的确高效,但也令人倍感空洞

​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用 AI 来解决问题。无论是调试代码、优化算法,还是快速理解概念,AI 都能让问题迎刃而解。但我渐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问题解决了,脑子却有一种空洞感,好像获得了答案,却没有真正理解它

2. 原因:思维链被替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觉?

​ AI 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我们的思考链条:从分析问题、推理验证,到寻找最优方案,这些原本需要我们动脑的环节被省略了。
​ 结果是:问题被快速解决,但知识和思考的“肌肉”没有被锻炼。

3. 策略调整:让 AI 成为“教练”,不是“替身”

​ 为了避免这种空洞感,我尝试了一些方法,让 AI 成为**“思维教练”,而不是“答案机器”**:

  • 先思考,再求助
    在向 AI 提问前,先尝试自己列方案、画流程图或写伪代码。哪怕只花几分钟,也能激活大脑,形成对问题的初步理解。
  • 让 AI 指路,而不是代替
    使用 AI 来校验思路、发现遗漏,而不是直接给出最终答案。它就像登山指南,告诉你路线和注意事项,但每一步仍由自己完成。
  • 复述与内化
    把 AI 的答案用自己的话复述,或者尝试教给同事或自己“模拟的学生”。这种“输出驱动”的方式,比单纯阅读答案更容易形成理解和记忆。

4. 结语

​ AI,就像一位无所不知的登山向导。它可以告诉你哪条路径最平坦,哪块石头更稳固,哪条路线可以最快看到山顶的风景。它提醒你休息、避开危险,甚至帮你背起沉重的行囊。

​ 但是,无论它多么聪明,都不能替你迈出每一步。真正的登山,是你脚踩岩石、汗水打湿衣襟、心跳加速时的旅程。那种一路攀爬、一步步接近山顶的成就感,只有亲自体验才能拥有。

​ AI让旅程更高效、更安全,但它无法给你“攀登的肌肉记忆”和“呼吸的节奏感”。你得到的风景固然美丽,但只有自己走过的路,才能让你真正感到收获

​ 所以,当你使用AI时,请把它当作指南,而不是替身;让它指路,却让你的双脚和大脑去承载攀登的重量。因为真正的成长,始终属于亲自登顶的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