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 第五章 设计的转型与审美化生存

本文探讨了设计从以物体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的转型,详细介绍了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则,如可用性和用户体验,并强调了自然化交互设计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设计正走向智能化,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推动了设计革命和审美模式的变革。设计的目标逐渐转向为人提供更自然、智能的体验,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审美化生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设计的转型

1.1设计的转型: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

背景

1946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埃尼亚克•宾夕法尼亚大学(巨型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早的网络 1969美国军用阿帕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息技术与信息革命

信息技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知、反映、接收、传递、交流等综合分析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和手段

信息革命: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速发展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

人类文明史上的信息技术革命:列举:语言、文字、造纸、电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设计的转型:从设计物体到设计界面

转型:用户使用的过程成为关注的重点,使用者的体验成为设计的重心

1.2.1交互设计相关概念

1984年设计会议 比尔·莫格里奇提出

交互设计:定义人造物的行为方式相关的界面
界面设计:人与产品、环境和系统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
UI设计: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1.2.1界面设计的原则

UCD、UED、Usability

UCD: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1986年 美国 诺曼和德拉泊 《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设计》)

交互设计:用户为中心·可用性----Usability

Usability:可用性原则 (1995年 丹麦 尼尔森----人机交互博士、Web易用性大师、“易用之王”)

一种让产品易用、有效并且让人愉悦的技术

界面设计的十大可用性原则

  1. 状态可见原则
  2. 符合真实的世界
  3. 用户的控制性和自由度
  4. 一致性原则
  5. 防治用户出错原则
  6. 识别优于记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