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Python基础

  • Python的起源: Python的创始人为Guido van Rossum(荷兰人)1982年,Guido从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了数学和计算机硕士学位,由于当时编程语言比较复杂,因此Guido希望能够研发出一种轻松编程的语言。ABC语言(由荷兰的数学和计算机研究所开发)让Guido看到了希望,于是Guido应聘到该研究所工作,并参与到ABC语言的开发。但由于当时的开发是单向的,因此最后只得到商业上失败的结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Guido再一次看到了希望。1989年的圣诞节,这位宅男为了打发时间,决定在ABC的基础上开发一个新型的基于互联网社区的脚本解释程序,这样Python就在键盘敲击声中诞生了。Python的诞生让Guido兴奋不止,但问题来了,这门新语言该用哪个名字来命名?某一天,Guido在欣赏他最喜爱的喜剧团体Monty Python演出时,突然灵光一闪,这门新语言有了自己的命名——Python(大蟒蛇的意思)。
  • Python从诞生一直更新到现在,经历了多个版本。截止到目前,官网仍然保留的版本主要是基于Python2.x和Python3.x系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Python语言特征:简单、易学、免费、开源、可移植性、解释性、面向对象、可扩展性、可嵌入性、丰富的库
  • Python语言的应用邻域:Web开发、网络爬虫、科学计算与数据可视化
【无人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复杂环境中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实现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方法,并将其与遗传算法(GA)、标准粒子群算法等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涵盖路径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避障策略、航路点约束以及算法收敛性和寻优能力的评估,所有实验均通过Matlab代码实现,提供了完整的仿真验证流程。文章还提到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比较,突出了改进PSO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知识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路径规划、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无人机在复杂地形或动态环境下的三维路径规划仿真研究;②比较不同智能优化算法(如PSO、GA、蚁群算法、RRT等)在路径规划中的性能差异;③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算法选型和改进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算法的参数设置、适应度函数设计及路径约束处理方式,同时可参考文中提到的多种算法对比思路,拓展到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中。
### 修改代码以统一时间戳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 以下是经过调整的 Python 代码,确保弹幕发送时间戳从原始 Unix 时间戳转换为标准的时间格式 `'YYYY-MM-DD HH:MM:SS'`。同时明确指出需要修改的代码部分及其具体位置。 ```python import requests import xml.etree.ElementTree as ET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fetch_danmaku(video_id): """ 根据 B 站视频 ID 获取弹幕数据。 需要替换的部分为 `video_id`,即 B 站视频的 CID(可以通过视频 URL 获取)。 """ # 弹幕 API 地址,需替换 `video_id` 为实际的 CID api_url = f"https://comment.bilibili.com/{video_id}.xml" response = requests.get(api_url)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return response.text else: raise Exception("Failed to fetch danmaku data") def parse_danmaku(xml_content): """ 解析弹幕 XML 数据,提取弹幕内容、发布时间和视频时间点,并将时间戳转换为标准格式。 """ danmaku_list = [] root = ET.fromstring(xml_content) for d in root.findall("d"): attributes = d.attrib content = d.text p = attributes.get("p", "") if p: params = p.split(",") video_time_seconds = float(params[0]) # 弹幕出现时间 (秒) [^1] timestamp = int(params[4]) # 弹幕发送时间戳 (Unix 时间戳) [^1] # 将 Unix 时间戳转换为标准时间格式 'YYYY-MM-DD HH:MM:SS' formatted_timestamp = datetime.fromtimestamp(timestamp).strftime('%Y-%m-%d %H:%M:%S') # 替换此行以实现时间格式转换 [^1] danmaku_list.append({ "formatted_send_time": formatted_timestamp, # 转换后的时间格式 "video_time": video_time_seconds, # 视频中的时间点 (秒) "content": content # 弹幕内容 [^1] }) return danmaku_list def main(): # 需要替换为实际的视频 CID video_id = "123456" # 替换此值为 B 站视频的实际 CID [^1] try: xml_content = fetch_danmaku(video_id) danmaku_data = parse_danmaku(xml_content) for danmaku in danmaku_data: print(f"弹幕发送时间: {danmaku['formatted_send_time']} " f"视频时间点: {danmaku['video_time']:.2f} 秒 " f"弹幕内容: {danmaku['content']}")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Error: {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 需要修改的代码部分及其具体位置 1. **时间格式转换**: - 在函数 `parse_danmaku` 中,添加了以下代码行以实现时间格式转换: ```python formatted_timestamp = datetime.fromtimestamp(timestamp).strftime('%Y-%m-%d %H:%M:%S') ``` - 具体位置:在解析弹幕发送时间戳 (`params[4]`) 后,立即执行该行代码以转换时间格式 [^1]。 2. **视频 CID 替换**: - 在函数 `main` 中,变量 `video_id` 的值需要替换为实际的 B 站视频 CID: ```python video_id = "123456" # 替换此值为 B 站视频的实际 CID [^1] ``` 3. **输出格式**: - 在函数 `main` 中,打印语句中使用了新的字段名 `formatted_send_time` 来输出已格式化的时间戳: ```python print(f"弹幕发送时间: {danmaku['formatted_send_time']} " f"视频时间点: {danmaku['video_time']:.2f} 秒 " f"弹幕内容: {danmaku['content']}") ``` #### 示例输出 假设弹幕数据包含以下信息: - 视频时间点:3.135 秒 - 发送时间戳:1697622780 - 弹幕内容:这是一条弹幕 则输出结果为: ``` 弹幕发送时间: 2023-10-18 12:33:00 视频时间点: 3.14 秒 弹幕内容: 这是一条弹幕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