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PSO算法优化NARMAX模型参数辨识与仿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工程问题都可以被建模成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非线性系统,其中包括了实际中常见的工业过程、生产流程等等。然而这些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和参数辨识是相对复杂的,因此需要使用一种有效的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在众多的优化算法中,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模型简单、收敛速度快、全局搜索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参数识别。
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编写程序,利用PSO算法优化NARMAX模型的参数,并使用所得到的参数辨识结果进行仿真验证,以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和参数辨识。
一、NARMAX模型
NARMAX(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s with eXogenous inputs)是非线性自回归滑动平均外部输入模型的缩写。在建立非线性系统的模型时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量表示为一个非线性函数的和,即:
y(k) = f(y(k-1), y(k-2), …, u(k-1), u(k-2), …, e(k-1), e(k-2), …) + e(k)
其中,y(k)表示系统的输出,u(k)表示系统的输入,e(k)表示系统的噪声(即误差),f为非线性函数。
二、粒子群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由Eberhart和Kennedy于1995年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将所有可能解看作空间中的一个粒子,并不断地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通过不断迭代获得更加优秀的解。具体过程如下:
- 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每个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结合PSO算法优化NARMAX模型参数,通过Mackey-Glass时序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仿真验证,展示了PSO在非线性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