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 4.0 的浪潮中,制造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设备作为工业生产的核心要素,其健康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工业 4.0 时代对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构建先进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成为当务之急,其中基于知识图谱的故障诊断系统、维护资源智能调度的优化算法以及人机协同的维护决策支持平台,成为这一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基于知识图谱的故障诊断系统
1、知识图谱的基本概念
知识图谱本质上是一种语义网络,旨在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它以图形的方式展示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其中节点代表实体,诸如设备、部件、故障类型等,而边则表示实体间的关系,像 “属于”“引发”“关联” 等。例如,在一台复杂的工业设备中,各个零部件就是实体,而某个零部件故障会引发设备整体故障,这就构成了一种 “引发” 关系。通过对大量设备相关数据的整合与分析,知识图谱能够将设备的结构、功能、运行原理以及故障模式等知识进行结构化表示,形成一个庞大且有序的知识库。
2、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原理
基于知识图谱的故障诊断系统运作时,首先会收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实时数据,以及设备的历史故障记录、维修日志等。当设备出现异常时,系统会将实时采集的数据与知识图谱中的知识进行匹配。比如,如果知识图谱中记录了某一特定温度区间的异常升高与某个部件故障存在关联,而当前设备的温度数据恰好处于该异常区间,系统就可以快速定位到可能存在的故障部件及故障原因。同时,知识图谱还能通过推理机制,基于已有的知识和当前的故障现象,推导出潜在的故障扩展路径和可能影响的其他部件,帮助维修人员全面了解故障情况,制定更为准确的维修方案。
3、优势与实际案例
这种故障诊断系统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减少故障排查时间,提高维修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图谱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随着新故障案例的加入,其诊断能力会不断增强。例如,某汽车制造工厂引入基于知识图谱的故障诊断系统后,对于生产线上机器人手臂的故障诊断时间从平均 3 小时缩短至 1 小时以内,大大减少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线停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