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前夜——QQ 邮箱
作为张小龙在腾讯的开山之作,QQ 邮箱是邮箱服务的一个新里程碑。
2006 年初的广研年会,是 QQ 邮箱团队的分水岭,因为那一天,他们被逼到了墙角。所有人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张小龙指着一张迪拜帆船酒店的画说:“我们要做一个最好的邮箱,7星级邮箱。”台下报以一片笑声,张小龙自己也尴尬地笑了。
因为直到 2005 年底,QQ 邮箱的用户不到 100 万,不足当时邮箱老大网易的百分之一。研发团队不得法,用各种生拉硬扯的方式发展用户。比如社区打通,用腾讯其他业务去拉动邮箱。比如打广告,发邮件来拉拢用户。他们当时还做了一些技术的创新,开发了很炫的界面,类似现在的客户端,但用户并不感冒,在论坛里骂 QQ 邮箱“又烂又差”。
年会后,广研定下一个基调:踏踏实实追踪用户的需求,看看用户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张小龙给邮箱团队制定了“1000/100/10”的法则,即要求每个产品经理每个月要去论坛看 1000 个用户体验反馈并回复、关注 100 个用户博客、做 10 个用户调查。5年后,“1000/100/10”开始在微博上流传,被奉为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宝典”。
QQ 邮箱的技术内核被全部推倒并重写,为了体验和改进产品,在张小龙带动下,腾讯广研的员工丢掉了腾讯的内部办公邮箱,全部使用 QQ 邮箱。那是一段疯狂的日子,一年下来,张小龙的 QQ 邮箱里储存了 8000 多封工作邮件。
而 Pony(马化腾)很快也加入了这场战斗,他经常半夜12点登录 QQ 邮箱,一个小时内就会把发现的问题和 Bug 转给张小龙,然后张小龙通知各个技术骨干。
在“1000/100/10”全面推广的同时,广研几乎同步完成了另一大创举—将业内早已盛传的“敏捷开发”概念变成实践。在此之前,他们采用的开发流程是瀑布式,即产品经理想到一个产品,写成产品需求书,然后交给开发,开发人员分工去做,做完了再去找测试团队测试。QQ 邮箱团队把流程横向拆分开来,产品、开发、测试抽人组成10人不到的小组,同时运作。这种流程不仅加快了开发速度,而且每个环节一齐参与,改变了以前各环节各自为阵的状态。
当时互联网界,产品每出一个新版本平均需要两三个月,而通过这种敏捷开发法,腾讯邮箱将新版本的周期缩短至两周,这样的效果轰动了整个行业。“两周一个新版本对用户的好处是,他们能感觉到自己提出建议后,我们就接受了,并且还做出了改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是广研“精神领袖”张小龙提出的口号。在腾讯,保安都是产品测试员。广研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产品每出一个新版本或推出一个新功能,开发人员第一时间冲去找保安,让他们先体验。有人开玩笑,难怪腾讯会出现由保安转型程序员的“励志哥”。
2006 年圣诞节,QQ 邮箱换肤功能推出后,活跃用户突破第一个 1000 万。2009 年,活跃用户达 5000 万。2010 年,“漂流瓶”推出,当年活跃用户数一举突破1亿。
转自:http://zhan.renren.com/chinaui?tagId=775576&from=template&checked=true#nogo
友情链接:
http://blog.sina.com.cn/pdonway
http://my.youkuaiyun.com/PDonWay
作为张小龙在腾讯的开山之作,QQ 邮箱是邮箱服务的一个新里程碑。2006 年初的广研年会,是 QQ 邮箱团队的分水岭,因为那一天,他们被逼到了墙角。所有人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张小龙指着一张迪拜帆船酒店的画说:“我们要做一个最好的邮箱,7星级邮箱。”台下报以一片笑声,张小龙自己也尴尬地笑了。
因为直到 2005 年底,QQ 邮箱的用户不到 100 万,不足当时邮箱老大网易的百分之一。研发团队不得法,用各种生拉硬扯的方式发展用户。比如社区打通,用腾讯其他业务去拉动邮箱。比如打广告,发邮件来拉拢用户。他们当时还做了一些技术的创新,开发了很炫的界面,类似现在的客户端,但用户并不感冒,在论坛里骂 QQ 邮箱“又烂又差”。
年会后,广研定下一个基调:踏踏实实追踪用户的需求,看看用户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张小龙给邮箱团队制定了“1000/100/10”的法则,即要求每个产品经理每个月要去论坛看 1000 个用户体验反馈并回复、关注 100 个用户博客、做 10 个用户调查。5年后,“1000/100/10”开始在微博上流传,被奉为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宝典”。
QQ 邮箱的技术内核被全部推倒并重写,为了体验和改进产品,在张小龙带动下,腾讯广研的员工丢掉了腾讯的内部办公邮箱,全部使用 QQ 邮箱。那是一段疯狂的日子,一年下来,张小龙的 QQ 邮箱里储存了 8000 多封工作邮件。
而 Pony(马化腾)很快也加入了这场战斗,他经常半夜12点登录 QQ 邮箱,一个小时内就会把发现的问题和 Bug 转给张小龙,然后张小龙通知各个技术骨干。
在“1000/100/10”全面推广的同时,广研几乎同步完成了另一大创举—将业内早已盛传的“敏捷开发”概念变成实践。在此之前,他们采用的开发流程是瀑布式,即产品经理想到一个产品,写成产品需求书,然后交给开发,开发人员分工去做,做完了再去找测试团队测试。QQ 邮箱团队把流程横向拆分开来,产品、开发、测试抽人组成10人不到的小组,同时运作。这种流程不仅加快了开发速度,而且每个环节一齐参与,改变了以前各环节各自为阵的状态。
当时互联网界,产品每出一个新版本平均需要两三个月,而通过这种敏捷开发法,腾讯邮箱将新版本的周期缩短至两周,这样的效果轰动了整个行业。“两周一个新版本对用户的好处是,他们能感觉到自己提出建议后,我们就接受了,并且还做出了改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是广研“精神领袖”张小龙提出的口号。在腾讯,保安都是产品测试员。广研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产品每出一个新版本或推出一个新功能,开发人员第一时间冲去找保安,让他们先体验。有人开玩笑,难怪腾讯会出现由保安转型程序员的“励志哥”。
2006 年圣诞节,QQ 邮箱换肤功能推出后,活跃用户突破第一个 1000 万。2009 年,活跃用户达 5000 万。2010 年,“漂流瓶”推出,当年活跃用户数一举突破1亿。
转自:http://zhan.renren.com/chinaui?tagId=775576&from=template&checked=true#nogo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