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作业的时候
发现自己对这个知识点还是没有很清楚
现在对我百度到的博客做一下整理
1 | 大部分程序的大部分指令之执行一次,或者最多几次。如果一个程序的所有指令都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说这个程序的执行时间是常数。 |
logN | 如果一个程序的运行时间是对数级的,则随着N的增大程序会渐渐慢下来,如果一个程序将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更小的问题,每一步都将问题的规 模缩减成几分之一 ,一般就会出现这样的运行时间函数。在我们所关心的范围内,可以认为运行时间小于一个大的常数。对数的基数会影响这个常数,但改变不会太大:当N=1000时,如果基数是10,logN等于3;如果基数是2,logN约等于10.当N=1 00 000,logN只是前值的两倍。当N时原来的两倍,logN只增长了一个常数因子:仅当从N增长到N平方时,logN才会增长到原来的两倍。 |
N | 如果程序的运行时间的线性的,很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对每个输入的元素都做了少量的处理。当N=1 000 000时,运行时间大概也就是这个数值;当N增长到原来的两倍时,运行时间大概也增长到原来的两倍。如果一个算法必须处理N个输入(或者产生N个输出), 那么这种情况是最优的。 |
N* logN | 如果某个算法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子问题,独立地解决各个子问题,最后将结果综合起来 (如归并排序,堆排序),运行时间一般就是NlogN。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 就暂且将这样的算法运行时间叫做NlogN。当N=1 000 000时,NlogN大约是20 000 000。当N增长到原来的两倍,运行时间超过原来的两倍,但超过不是太多。 |
N^2 | 如果一个算法的运行时间是二次的,那么它一般只能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问题。这样的运行时间通常存在于需要处理每一对输入数据项的算法(在程序中很可能表现为一个嵌套循环)中,当N=1000时,运行时间是1 000 000;如果N增长到原来的两倍,则运行时间将增长到原来的四倍。 |
N^3 | 类似的,如果一个算法需要处理输入数据项的三元组(很可能表现为三重嵌套循环),其运行时间一般就是三次的,只能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问题。当N=100时,运行时间就是1 000 000;如果N增长到原来的两倍,运行时间将会增长到原来的八倍。 |
2^N | 如果一个算法的运行时间是指数级的,一般它很难在实践中使用,即使这样的算法通常是对问题的直接求解。当N=20时,运行时间是1 000 000;如果增长到原来的两倍时,运行时间将是原时间的平方! |
常见排序算法运行时间比较:
算法 | 最坏情况运行时间 | 平均情况/期望运行时间 |
插入算法 | O(n^2) | O(n^2) |
快速排序 | O(n^2) | O(nlogn)【期望】 |
归并排序 | O(nlogn) | O(nlogn) |
堆排序 | O(nlogn) | O(1) |
希尔排序 | O(n^2) | O(n^(3/2)) |
桶排序 | O(n^2) | O(n)【平均情况】 |
上述表格转载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x_panda/article/details/16974709
时间复杂度从低到高的排序 :O(1) < O(log N) < O(N) < O(N*log N) < O(N^2) < O(N^3) < O(2^N) < O(N!)
暂时这样子~
有补充的话 再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