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件与符号表
C/C++中,我们把全局变量,函数和类(C++ only)的声明放在头文件中,源文件则 include 这些头文件,对头文件的声明内容进行定义。编译的时候只编译源文件而不编译头文件,是因为在编译源文件的预处理阶段,已经将头文件在源文件的 #include 处递归展开。编译一个源文件生成一个目标文件,如 g++ -c main.cpp 生成 main.o
目标文件 .o 的结构大致是 <数据段,代码段,符号表>
符号表大致结构是 <本目标文件里出现过的(变量,函数等)标识名,定义是否在本目标文件中,是否共享,其他属性...>
由于头文件是复制到源文件中,而头文件包含源文件用到的声明,所以符号表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头文件中的声明。当然,如果不希望共享(指定static),那么符号表还包含一些头文件中没有的内容。这也就是头文件的作用之一:统一共享定义的源文件的符号表,方便链接。
未定义在本目标文件说明这个声明还没有实现,需要链接阶段进行链接,如果链接时连接器还是没有在其他目标文件中找到实现,则生成类似 undefined reference 的 link error (当然一个符号在多个目标文件中都有定义则出现重复定义错误)。
链接
在分别编译完源文件生成各个对应的目标文件 .o 后,各个目标文件的符号表中还有缺失定义的符号,这时就轮到
C/C++头文件、链接与符号表解析

本文探讨了C/C++头文件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它们如何影响符号表。介绍了链接阶段如何处理不同目标文件间的符号引用,确保可执行文件的完整。还讲解了宏`__cplusplus`和`extern "C"`在C++兼容C代码中的应用,以及头文件的扩展名约定。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8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