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忙起来的时候,是不是不喜欢理人?

本文通过游戏比喻,探讨程序员工作时进入心流状态的重要性和被打断的影响。心流状态下,程序员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但一旦被打断,则需要较长时间重新进入状态,导致效率下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打个比方吧


打游戏,魂类游戏,需要慢慢积累经验、素材然后不断攻克boss,才能走向大结局的那种:




正常玩家都是冲着游戏流程去的,但是想要推动游戏流程,不得不分解任务,花费大量时间打小怪升级、收集素材、积累经验、了解背景,才能打败一个又一个boss。


因为某种特殊原因,你辛辛苦苦跑图大半个月收集的材料装备、积累的经验等级全卡没了,但是你已经走到boss房里面来了,你没有地方跑了,你必须赤手空拳去和boss打,会是什么感受?


这其实和我们忙起来的状态会比较类似,只不过收集经验对我们来说就是日常的构思、编码;boss是一个又一个bug;而打断我们,就是上述的这种情况:


程序员工作中最怕的就是打断。被「打断」是破坏程序员生产力的罪魁祸首。


程序员在被打断后一般很难做到立刻重新开始编程。被打断之后想要继续编程通需要重新看一遍代码,捋一捋思路,才能进入到编程的思维环境中,才能回想起来被打断之前的思维逻辑,再从被打断的点重新开始。


整个过程大概要花 30 分钟左右,框架越大,需要的时间越往上走。「打断」越多,烦心越多,专注于做事的时间越少,效率越低,工作质量也会降低,Bug 也会随之增加,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修改,由此便形成了恶性的闭环。如果从我刚开始工作,就这个事那个事不断打断我,那次数越多,我重新进入状态耗时越长,那可能很难完成工作任务了。



任何优秀的脑力劳动者在高强度工作时都会有进入「心流」的体验。




先来看看百度百科对心流的解释:


心流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多样性。

进入心流状态后的程序员,眼里只有需求的实现和bug的解决,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之前团队有一个功能立马要上线,我们组攻坚的时候,我就只带了一袋面包,泡上一壶茶,电脑面前一坐就是大半天:




所以很多程序员敲代码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己被打断,都会戴上降噪耳机,不看任何社交软件的信息,认认真真敲代码。因为写代码的逻辑性强,需要大脑一直处于思考的状态,所以不回复消息也就很正常了。

但是,下班后不回复别人消息可就似乎不太正常了。


或者说. . .

可以看看我们真的下班了吗???


有可能正在承受 996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序员小范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