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一定规则的抄材话,很可能是得分点
- 一般来说,国考申论的答题纸上一行可以写14-16个字。命题人的字数不是乱给的,往往隐含着关键点的条数暗示。
- 高分:
- 一笔一划写好卷面(三五分,体现重视的态度,尊重阅卷人的眼睛,不忍心给太少分)
- 不跑题
- 有得分点
- 结尾精彩
- 申论应试文体,故关键是熟悉应试技巧
- 阅卷:
- 学会做题
申论是特殊的材料作文 - 吃透标准
- 严控误差
- 不能只看关键词(关键字突出)
- 不能前紧后松(运气问题,没有应对措施,只能说尽量卷面整洁,体现出自己对考试的重视,让阅卷人在偏后时期也能看着舒服些)
- 不能只看头尾,不看中间(段首有得分点,尽量写精彩些;短尾回扣段首,显示这一段不是在机械照搬材料)
- 不能一味保险的打中间分(先定档再给分,应试技巧应用好,争取一二档)
- 能反应高理论水平,特别是政策水平;逻辑思路清晰,虽与要点有出入,但有新意可以给高分
- 学会做题
-
阅读理解能力
- 省级:要求全面把握给定材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 地市级:要求能够理解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 简言之:
- 读懂题干,领会命题人意图
- 读懂材料,提炼判分点
-
综合分析能力(难题)
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内容
-
贯彻执行能力:理解意图;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材料),及时有效的完成任务
-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策题):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者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措施。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不要过分追求所谓的规范,脱离材料重点,舍本逐末)、简明畅达地表达思想观点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负面教材,字迹潦草(必须体现出对于考试的尊重和重视,阅卷人才有必要进一步看内容)、无前置关键词
正面范例,卷面清爽(若得分词在小点中位置靠后,阅卷人可认为考生无意突出该点,没有抓到)
- 按点或词给分,一定不要答非所问!
-
按意思给分
-
按结构给分(要素齐全即可,尤其是字数多的情况)
-
按逻辑关系给分
-
应答原则
- 材料为王,政府角度
-
小结
- 申论的重点在阅读,阅读在于精读,平时务必养成阅读习惯
- 申论的核心在卷面,卷面要追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客观题绝不写废话,作文题绝对不连笔
- 所有申论方法都在大纲里,对于大纲要求要足够熟悉
- 申论阅卷标准在题干里
- 申论不要追求满分。尽可能用材料里的词,若材料里没有词可用,意思差不多就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