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认证和CCC认证有什么区别?

CB 认证和 CCC 认证虽然都涉及产品安全,但在认证性质、适用范围和用途上有本质区别,理清两者差异能帮你更高效地规划产品合规。CB 认证是国际通用的安全测试报告体系,而 CCC 认证是中国强制性产品安全认证,前者是 “国际通行证”,后者是 “中国入场券”。

一、核心性质与监管主体不同

两者的本质定位完全不同,一个是国际协作体系,一个是国家强制性制度。

CB 认证

性质:非强制性的国际安全测试报告,属于 IECEE(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的多边互认体系,本质是 “一份被多国认可的安全测试结果证明”。

监管主体:由 IECEE 统一协调,各成员国的认可机构(如中国 CNAS、美国 UL、德国 TÜV)下属实验室出具报告,无单一 “发证机构”,核心是 “测试结果互认”。

CCC 认证

性质: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属于国家准入制度,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列入 “CCC 认证目录” 的产品必须通过认证才能在中国生产、销售和进口,否则违法。

监管主体: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统一管理,仅指定的 “CCC 认证机构”(如 CQC、中认中心)可颁发证书。

二、认证流程与用途不同

两者的办理目的、流程复杂度和最终作用差异显著。

认证流程差异

CB 认证:流程相对简单,核心是 “测试 + 报告”。

步骤:准备产品资料→送样至 IECEE 认可实验室→按 IEC 标准完成安全测试→实验室出具《CB 测试报告》和《CB 测试证书》(部分机构会发证书,本质是报告的补充证明)。

特点:无需工厂审查,仅针对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能测试。

CCC 认证:流程更复杂,是 “测试 + 工厂审查 + 获证后监督” 的完整体系。

步骤:申请→产品送样测试(按 GB 标准)→认证机构进行工厂审查(评估质量体系)→审核通过发证书→每年需接受监督审查(确保生产一致性)。

特点:不仅测产品,还管控生产过程,需持续符合要求。

核心用途差异

CB 认证:主要用于 “简化多国认证流程”。企业拿着 CB 报告和证书,可向其他 IECEE 成员国的认证机构申请当地认证(如用 CB 报告转欧盟 CE、美国 UL、日本 PSE),无需重复进行全项测试,节省时间和成本。

CCC 认证:唯一用途是 “获得中国市场准入资格”。列入 CCC 目录的产品,必须贴有 CCC 标志才能在中国上市,是海关清关、市场销售的强制要求。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