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到私信,询问开车时跟车是否可以省油。这个实用呀,如果研究出合理建议,说不定能帮大家省些油钱。
跟车省油的理论依据,源自前车行驶会在尾部形成低压涡流区,而后车进入这个涡流区蹭低压,进而减小了前行的阻力,就省了油。
实际是这样吗?那么前车的涡流区域到底有多大,跟车距离要多少才行呢?查资料中发现经典的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十几年前亲自上路实测,研究过小汽车以不同距离跟着大卡车行驶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每加仑燃料能行驶英里数的变化。
我给大家换算成更通用的单位:人民币。这表格翻译过来就是:与卡车的车距在30米时,可以节省油钱9.5%,距离15米时,省钱16.4%,距离6米时,省钱20.5%,距离3米时,省钱27.3%。
实际生活中,路面更多的是小汽车。但流言终结者只做了跟大卡车的实验,跟小汽车的研究没有做,网上也没有找到权威点的论文或者研究成果,那咱就自己做。
上路跟车,不敢。虽然作为一个持证多年从未受到过任何处罚的老司机,咱能力肯定是在的,也不是不敢,就是最近车有点儿毛病,所以那就用实验的平替,仿真!
用流体仿真软件AICFD模拟了1:1尺寸的汽车,模型做了简化,时速定为100公里。
做了很多组计算后发现车距近到一个车身以内,阻力才开始有些变化,而后我进一步拉近距离。
以下是仿真计算结果,同样换算成了人民币:跟车距离2米时,省钱1.2%,距离1米时,省钱3.7%,距离0.5米时,省钱6.9%,距离0.2米时,省钱20%。
虽然仿真用的汽车模型是简化过的,不过整体趋势是可以参考的。由于小汽车的车尾涡流区肯定比大卡车小,所以计算前就想到了跟小汽车需要的距离会比大卡车小,但没想到得小这么多,基本等于贴着开才能有点省油效果了。
但这么开车除了需要有动作片的技术,更会受到交规的管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时速超100公里时,车距要100米以上,时速低于100时,车距也不能小于50米。
总结:跟车确实可以省油,但前提是时速100公里左右时,跟卡车得距离30米以内,跟小轿车得距离一个车身以内;如果车速再慢点儿,就得跟得再紧点儿才有效,在这个距离下跟车,省油是省油,就是废命。本期就到这啦,下期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