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第六章
6 e•MMC functional description EMMC 功能描述
host和device之间的所有通信都是经过host(master)指挥。通过host发送命令,device对此进行响应。图25描述了识别过程的流程图,图27描述了数据传输模式的流程图。表49和58对EMMC 的命令进行了介绍,表60 罗列了EMMC的状态、以及接收到命令的后续操作。在e•MMC系统,也为host和device之间的交互定义了五种操作模式:
- boot mode 启动模式
通过单板上电,带有参数为0xF0F0F0F0的CMD0以及硬件复位功能,使EMMC经过host控制 进入该模式
2. device identification mode 识别模式
当1完成后或者EMMC自身不支持bootmode 启动时,EMMC会进入该模式,直到EMMC接收到host发出的CMD3命令切换后续状态。
3. interrupt mode 中断模式
host和device同步进入中断或者退出中断模式,该模式中没有数据传输,仅存在host或者device 发出的和中断相关的信息。
4. data transfer mode 数据传输模式
当EMMC收到RCA(Relative Device Address)对齐地址后,会进入数据传输模式,紧接着host识别来自总线的EMMC 器件信息后,也进入数据传输模式。
5. inactive mode (去激活模式,个人理解,EMMC 工作时遵循内部的状态图正常进行,如果出错的话,就会进入inactive mode,有清楚的道友可以谈谈)
当不满足EMMC工作电压范围以及无法访问时,通过host 下发CMD15,EMMC进入该模式,重新复位后进入pre-idle 状态。
表5描述了EMMC 总线模式的相关性,在EMMC的状态框图中,每一种状态对应一个总线和一个操作模式(详见图25和图27)
表格5 CMD线上的模式概览
6.2.1 general
默认存储IC中的user data area用来存储数据,两个boot area 用来启动系统(详见该协议6.3.2章节 类似于电脑的BIOS),RPMB区域(详见该协议6.6.22章节)使用可靠的数据保护方式管理用户数据。在制造商提供的可见数据存储区域总工包括了User data area,boot area partion1,boot area partion2,以及RPMB,且制造商对boot area partions 容量进行了预先定义,而user data area 后续被程序设计人员用来划分嵌入式系统数据存储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