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M 树与 CSSOM 树融合成渲染树。
- 渲染树只包括渲染页面需要的节点。
- 布局计算每个对象的精确位置及尺寸。
- 最后一步的绘制,输入确定的渲染树,在屏幕上渲染像素。
构建渲染树
为了构建渲染树,浏览器大致做了如下:
- 从 DOM 树的根节点开始,遍历每个可见的节点。
- 某些节点完全不可见(例如 script 标签、meta 标签等),因为它们不会在渲染结果中反映,所以会被忽略。
- 某些节点通过 CSS 隐藏,因此在渲染树中也会被忽略。比方说,上面例子中的 span 节点,因为该节点有一条显式规则设置了 display:none 属性,所以不会出现在渲染树中。
- 给每个可见节点找到相应匹配的 CSSOM 规则,并应用这些规则。
- 发射可见节点,连带其内容及计算的样式。
布局过程输出一个「盒模型」,它精确捕获每个元素在视口中的准确位置及尺寸:所有相对度量单位都被转换为屏幕上的绝对像素位置
上述每一步都需要浏览器完成大量的工作,这也意味着它通常很耗时。所幸,Chrome DevTools 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上述三个阶段。
布局阶段
- Timeline 中,”Layout” 事件捕获渲染树的构建及位置、尺寸的计算。
- 一旦布局完成,浏览器便发布 ‘Paint Setup’ 与 ‘Paint’ 事件,将渲染树转化为屏幕上的实际像素。
渲染树的构建、布局与绘制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文档大小、应用的样式,当然,还有运行文档的设备:文档越大,浏览器要完成的工作就越多;样式越复杂,绘制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例如,绘制单色成本较低,而 计算、呈现阴影 的成本就非常高了)。
浏览器执行的所有步骤
让我们快速回顾一下浏览器执行的所有步骤:
- 处理 HTML 标记,构建 DOM 树。
- 处理 CSS 标记,构建 CSSOM 树。
- 将 DOM 树和 CSSOM 树融合成渲染树。
- 根据渲染树来布局,计算每个节点的几何信息。
- 在屏幕上绘制各个节点。
我们的演示页面看起来也许很简单,但也需要完成大量工作。您觉得如果修改了 DOM 或 CSSOM,会怎样呢?我们将不得不重复上述所有步骤,以确定需要在屏幕上重新渲染的像素。
优化关键渲染路径 即尽可能地缩短上述第 1 步到第 5 步耗费的总时间。 这样,我们可以在屏幕上尽可能快地渲染内容,还可以缩短首次渲染后屏幕刷新之间的时间总量 - 也就是说,交互的内容可以有更高的刷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