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12工具的基本使用需注意的tips

本文介绍了LR12测试工具的基本使用,包括制定测试计划、创建测试脚本、创建测试场景、运行与监控测试、事务、集合点、参数化、检查点和关联等关键步骤。通过参数化和关联实现更真实的用户模拟,利用事务和检查点确保测试准确,场景设计则涵盖了手动和面向目标的场景。

测试流程

 

制定测试计划:

1.      分析被测应用;

2.      确定测试目标;

3.      设计测试

 

创建测试脚本

1.      明确通讯协议;

2.      录制测试脚本;

3.      试运行脚本;

4.      保存脚本

 

创建测试场景:

1.选择场景类型:手动场景VS目标场景

2.设置场景参数:组名称、脚本的路径、虚拟用户数、负载发生器

 

运行测试场景

监控测试场景

分析测试结果

事务

定义:脚本语言,脚本中定义的某段操作

时机:录制时插入/维护时插入

 

集合点(只能在action部分)

定义:在测试并发前,所有虚拟用户等待和集合的位置

时机:录制时插入/维护时插入

 

 

参数化

针对脚本中的某些常量,定义一个或多个包含数据源的参数,达到模拟多用户真实使用环境的目的

Why:

1.  模拟更真实的用户使用环境

2.  有些程序不允许同一账号多次操作

How:

1.      确定需参数化的常量

2.      准备参数化数据

3.      对脚本进行参数化

 

选择下一行的选项:(参数替换相关属性设置)

Sequential

Random

Unique—如若进行多次循环的话,每次循环的值的是不能重复的

Eg:

10个虚拟用户,每个虚拟用户执行5次脚本,那我们就需要50组数据才能完成我们的

 

更新值的时间:

Each iteration—每次迭代

Each occurrence--

Once

 

 

检查点:

定义:用于验证某界面是否存在我们的定制对象

How

1.      定位要检查页面的位置

2.      插入文字检查点—web_reg_find或快捷键

3.      设置预检查点有关的选项

4.      查看检查点是否通过

 

关联:

把脚本中某些写死的数据,用服务器端传过来的最新数据进行替换

场景设计:

手动场景:手工设定虚拟用户数,场景执行时间,用户加载退出方式

面向目标的场景:输入性能测试要达到的目标,LR自动生成场景

 

联合负载

一台机器统一调度多台运行场景,并负责收集同意的测试信息和执行结果

 

常用的性能监控指标:

事务平均响应时间,吞吐量,每秒请求数,虚拟用户加载过程

结果分析之

分析概要

运行Vuser

每秒点击次数

吞吐量

事务摘要

平均事务响应时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