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不良 coding 习惯,你占了几样?

本文强调了安全编码的重要性,解析了五大不良编码习惯,包括未检查复制的代码、使用已弃用的库、不受限的存储库访问、硬编码密钥及错误提示中暴露信息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一起解读了2021年数据成本报告。根据 IBM 和 Ponemon Institute 2021年的报告,全球平均数据泄露成本约为424万美元。为了降低数据泄露造成的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保护数据安全。而安全编码(Secure Coding)本身不需要任何成本,这是企业能够且应当采用的一种安全措施。

通过提高对不良编码习惯(Bad Coding Habits)的认知,企业可以开始主动关注代码的完整性。

什么是安全编码?

安全编码通过对编写代码过程的严格把控,来主动应对潜在的安全漏洞。然而安全编码不仅仅只是编写好代码,而是在安全的环境中,在安全的平台上进行开发。当然在云计算时代,平台和软件等服务都需要正确配置。

为什么安全编码很重要?

不难理解,不安全的编码会造成安全风险,尤其是数据泄露风险。当企业面临重大安全漏洞时,他们并不会总是披露安全漏洞的性质。这是因为即使企业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且及时修复了漏洞,但是关于这些漏洞修复信息对于潜在的恶意攻击者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数据泄露可能是最可怕且代价最大的安全漏洞。在 IBM 和 Ponemon Institute 的研究中,44% 的泄露事件中包含了客户个人身份信息(Personal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每条客户 PII 记录的平均成本高达 180 美元。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安全协议,而安全编码是这些安全协议的核心。换句话来说,如果没有安全编码,所有安全协议都无法保护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

5大不良编码习惯

本文我们将着重讲解开发人员在从业早期的一些不良编码习惯行为,这些行为如果不进行及时纠正和控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为题。因此,企业需要确保所有开发人员对这些不良coding行为和习惯有明确的认知,并学习如何避免这些行为出现在开发过程中。

1. 未检查复制的代码

有时开发需要一些核心功能,而正好有其他的开发人员已经对此进行多次编码,这时复制代码是一个省时省力的举措。

了解你所复制的代码,就好比查看同事的代码一样,请确保在复制代码前已经通读并充分理解。永远不要盲目相信互联网上的某个人公开的代码,切记检查和核实。

尽可能使用库(library)。在某种程度上,使用库要比复制代码更保险一些。当然开发人员也需要根据自身需求来决定。如果需要一些字符串处理功能,那么使用对应的处理字符串的库可能对项目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而如果只需要一个函数,那么简单的复制可能比使用整个库更加便捷。

2. 已弃用、废弃和可疑的库

在已弃用、废弃和可疑的库中有很多不良代码。有时开源代码在未经社区适当审查的情况下被打包到库中,而这可能导致代码中存在安全漏洞。这些安全漏洞没有人愿意去主动识别,更不用说去修复了。

因此,使用库时一定要确保这些库时受信任的企业或大量开发人员广泛使用和监控的库,这些库能够得到维护和定期更新。假设这个库十年没有更新,那么开发人员首先要考虑是否继续使用该库,或者在将其合并到项目之前先查看整个代码库。切忌盲目相信和使用。

3. 不受限制的存储库访问

在当今开发环境中,大家倾向于相信开发人员可以不受限制访问源代码的存储库,然而这存在重大安全漏洞。因为开发人员并不需要访问所有的内容,他们只需要访问正在处理的代码区域,有时甚至都不需要编写权限。

虽然访问受限会降低开发速度,但却能帮助企业保持代码的互不依赖性和模块化。如果开发人员只能对他们正在开发的模块进行更改,被迫和项目的其他部分保持分离,即使不考虑安全性,这也是一件对企业有利的事。

无法访问整个源代码的员工,无论是出于恶意或无意,对企业造成的损害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能提高企业系统和代码的安全性。当然即便在受限访问的策略之下,IT 部门也必须在开发人员离开企业后及时撤销起对源代码存储库的访问权限。

4. 硬编码密钥(Hardcoded Secret)

Secret 是提供应用程序到应用程序(application-to-application)访问的在线凭据。它可以是 API 密钥、云凭据、加密密钥、数据库访问详细信息等。欠缺经验的开发人员会在代码中使用纯文本密钥进行初始开发,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然而随着开发的进行,这些 secret 会被忘记并留在那里,从而导致泄露风险。托管在 GitHub 等公共云服务上的源代码很容易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因此,开发人员在代码上传到云之前需要先扫描其中是否包含遗漏的 secret。

即使源代码从未公开,大多数编译后的代码也可以进行逆向工程。代码混淆(Source code obfuscation)可以帮助增加逆向工程编译代码的难度。不过,正确保管密钥才是防止泄露的最好方式哦!

5. 错误提示中暴露信息

通过参考详细的错误提示来调试代码是开发人员的日常。但这些错误提示可能为恶意攻击者的提供参考信息。因此,错误提示需要对用户有所帮助,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提供任何有关代码如何运行的任何信息!隐藏有关代码结构、数据结构和与其他软件连接的信息。与此同时,请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网络安全学习资料领取】

总 结

通过了解这些不良编码习惯以及如何养成更好的习惯,企业就能够开发更安全的代码。有了对不当的编码行为的认知,企业可以开始试着注意开发人员目前的开发习惯,并记录下来一些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行为,与开发团队一起讨论并寻找解决方案。如果开发团队的成员都有着良好的开发习惯,那么企业的代码安全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think>好的,用户问的是“coding render是什么含义”。首先,我需要明确这两个词各自的含义以及它们组合在一起可能的意思。 “Coding”通常指编写代码或编程,涉及软件开发、算法实现等。而“Render”在计算机领域一般翻译为“渲染”,比如图形渲染、网页渲染等,指生成图像或页面的过程。不过,“render”有时也有“呈现”或“转换”的意思,比如将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内容。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的可能场景。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代码渲染(Code Rendering)**:指在开发工具或网页中实时显示代码的样式,比如语法高亮、代码格式化后的展示。例如,Markdown编辑器中的代码块渲染。 2. **编程生成内容(Coding to Render)**:通过编写代码来生成图形、动画或可视化效果。比如使用Three.js进行3D渲染,或者用Matplotlib绘制图表。 3. **服务器端渲染与代码(Server-Side Rendering, SSR)**:在Web开发中,服务器生成HTML内容后再发送给客户端,可能与代码执行有关,如Next.js、Nuxt.js等框架的处理。 4. **渲染引擎中的编码Coding for Render Engines)**:开发或优化渲染引擎时需要编写底层代码,比如游戏引擎中的着色器编程。 然后,我需要验证这些可能性是否常见,是否在技术社区中有相关讨论。例如,前端开发中的SSR常被提及,而代码渲染在IDE中很常见。此外,图形编程中的渲染确实需要编写代码。 可能用户是在某个特定上下文中遇到这个词,比如文档或教程,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根据现有信息,应涵盖主要方面,并建议用户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更精准的解释。 最后,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不同场景,用例子帮助理解,同时保持口语化,避免技术术语过多导致理解困难。</think>以下是对“coding render”含义的分步解释: 1️⃣ **分拆理解** - **Coding编码/编程)**:指编写计算机程序、算法或脚本的行为。 - **Render(渲染/呈现)**:指将数据/代码转换为可视化结果的过程。 2️⃣ **组合含义的可能场景** 🔹 **场景1:代码可视化渲染** - 在开发工具(如IDE、Jupyter Notebook)中,将代码**格式化展示**(如语法高亮、缩进优化)。 - 示例:Markdown中的代码块渲染 ```markdown ````python print("Hello World") # 会被渲染为带语法高亮的代码 ```` 🔹 **场景2:通过编程生成图形** - 用代码驱动**图形/动画生成** - 常见工具:Three.js(WebGL)、Blender脚本、Matplotlib - 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plot([1,2,3], [4,5,1]) # 这段代码会被渲染为折线图 plt.show() ``` 🔹 **场景3:服务器端渲染(SSR)** - 在Web开发中,通过代码**生成完整HTML页面**后发送给浏览器 - 框架举例:Next.js(React)、Nuxt.js(Vue) - 流程: ```mermaid graph LR A[服务器执行代码] --> B[生成HTML] B --> C[浏览器显示完整页面] ``` 🔹 **场景4:实时图形渲染编程** - 编写着色器(Shader)代码控制GPU渲染 - 例如:Unity的C#脚本控制3D模型渲染 ```hlsl // GLSL着色器代码示例 void main() { gl_FragColor = vec4(1.0, 0.0, 0.0, 1.0); // 渲染为红色 } ``` 3️⃣ **核心共性** 所有场景都包含两个关键过程: 1. 编写结构化代码(coding) 2. 将代码转换为可感知的输出(render) 4️⃣ **如何确定具体含义?** 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 - 若涉及网页开发 → 可能指SSR - 若涉及数据可视化 → 可能是代码生成图表 - 若讨论游戏/3D图形 → 可能指着色器编程 是否需要针对某个具体使用场景进一步说明?可以补充上下文信息以便提供更精准的解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I小模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