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市面上所有管理系统,数据都不是以推流的方式展现到前端,有新数据产生需主动刷新页面才能看到,也就是“人找事”;而不是主动推送的“事找人”,Codes 敢为人先,采用事件驱动+信息流实现“事找人”。
1、背景
一个研发团队内主要就这两类人:干活的、和做管理的;采用项目管理工具主要是为了协同、提效和便于管理;对于做管理的人主要用管理相关的功能;对于干活的人,主要是执行分担的各类事项。
各类项目管理工具中,对于基层执行人员虽然有“我的待办之类”的功能,但是做不到事找人,来了新的事项不刷新是看不到的,虽然分发事项到个人时可以从IM上收到相关消息,但是各类消息满天飞,容易因消息“轰炸”而淹没。另外对于管理人员来说,系统中相关管理信息太分散,需要来回切换菜单等,一是麻烦,二是增加了学习成本。
总之市面上的各类项目管理工具都是基于传统MIS系统的实现方式,切换不同的菜单进入不同的功能项,做一个完整的流程下来,需要不断切换菜单及深入到相关功能项中,非常麻烦,对于执行人员做不到“事找人”,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没法主动推送我关注的相关事项。
Codes 产品团队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的使用场景来思考问题。解决用户痛点,如何让用户爽,就如何实现,这也是我们创新的源动力,换句话说就是,不固守陈规,拥抱零基思维;于是又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酝酿了。
2、灵感来源
一直惦记着“事找人”的事情。过年期间刷微信朋友圈时,突发奇想“项目管理工具也可像朋友圈一样的通知机制”,用项目管理工具干活时就像在不断刷朋友圈,朋友发圈了还显示红点。如果系统采用事件驱动的模式,我的好友就是我订阅的事件,分派给我相关事项也是一种“潜规则“,也就是被动式的订阅,这不就是事找人的场景吗!我订阅什么给我推送什么!且不需要手动去刷新。
3、需求分析
事件驱动的方式确认了,但是办公用的工具,也不可能完全像微信朋友圈那样子实现。“事找人”,分为三个维度来处理:一是按一定条件订阅相关事件,然后事件产生了主动推送事件给我,另一类事件是指派给我的事项也算是一种潜在的被动式订阅,然后自动推送给我。也不可能向朋圈那样来展示,工作的事项肯定要分类,且办公协同不可能像朋友圈那样只是浏览,而是要能办理推送过来的事项,如要深度处理一些事项,"朋友圈"容不下,需要到相关功能中心来处理;但是没有菜单咋办呢,工作项显示时如何分类呢,请看下面功能实现及演示。
4、功能实现简介
4、1 主界面介绍
有面向管理人员的(1)管理中心;有面向基层执行人员的(2)工作区(相当于朋友圈),有新订阅的事项生产时会自动推到工作区并显示;还有一个面向PM的(3)阶段|规划或迭代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