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格局通常分为四个区
全局数据区:存放全局变量,静态数据,常量
代码区:存放所有的程序代码
栈区:存放为运行而分配的局部变量,参数,返回数据,返回地址等,
堆区:即自由存储区
值类型变量与引用类型变量的内存分配模型也不一样。为了理解清楚这个问题,读者首
先必须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内存区域:线程堆栈(Thread Stack)和托管堆(Managed Heap)。
每个正在运行的程序都对应着一个进程(process),在一个进程内部,可以有一个或多
个线程(thread),每个线程都拥有一块“自留地”,称为“线程堆栈”,大小为1M,用于保
存自身的一些数据,比如函数中定义的局部变量、函数调用时传送的参数值等,这部分内存
区域的分配与回收不需要程序员干涉。
所有值类型的变量都是在线程堆栈中分配的。
另一块内存区域称为“堆(heap)”,在.NET 这种托管环境下,堆由CLR 进行管理,所
以又称为“托管堆(managed heap)”。
用new 关键字创建的类的对象时,分配给对象的内存单元就位于托管堆中。
在程序中我们可以随意地使用new 关键字创建多个对象,因此,托管堆中的内存资源
是可以动态申请并使用的,当然用完了必须归还。
打个比方更易理解:托管堆相当于一个旅馆,其中的房间相当于托管堆中所拥有的内存
单元。当程序员用new 方法创建对象时,相当于游客向旅馆预订房间,旅馆管理员会先看
一下有没有合适的空房间,有的话,就可以将此房间提供给游客住宿。当游客旅途结束,要
办理退房手续,房间又可以为其他旅客提供服务了。
从表 1 可以看到,引用类型共有四种:类类型、接口类型、数组类型和委托类型。
所有引用类型变量所引用的对象,其内存都是在托管堆中分配的。
严格地说,我们常说的“对象变量”其实是类类型的引用变量。但在实际中人们经常将
引用类型的变量简称为“对象变量”,用它来指代所有四种类型的引用变量。
http://blog.youkuaiyun.com/baoxuetianxia/article/details/321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