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384)
- 资源 (1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CCIE-16-PIM
原因分析:R2、R3作为运行了PIM-DM的路由器,处在一个MA网络中,当有第一次组播流量触发后,会发assert声明报文进行DR选举,但第一次的流量仍然会下发,所以R7、R8会各自接收到R2和R3共2份包,所以就各回复1份;将R1作为MA,R2/R3作为C-RP,为保证RP相关报文能顺利从PIM-SM接口泛洪,本实验主要是要让R5也能接收,则R2和R3开启autorp listen功能,使得在还没有选出RP的情况下,有关RP选举报文能泛洪出去被R5接收到!现在,整个PIM域中,选举出R3作为RP。
2024-04-21 00:02:50
761
原创 CCIE-15-MPLS-VPN
与SW的Trunk口相连的E0/0需要创建子接口,并且指定封装的VLAN_ID,否则无法通信(R2是路由器,所以e0/0口发出的包是不带VLAN,ID标识的,这样的话,到交换机之后该包就无法投递到对应的VLAN去了,所以需要指定封装的VLAN_ID)MPLS区域内各个路由器分配不同的标签段,便于观察标签交换的过程。把RIP的路由重分布进BGP,再把BGP的路由重分布进RIP中。配置了VRF后,ip地址会被重置需要重配,所以地址在这里配置。R7和R8相通,和R1、R6不通 ,达到实验的目的。
2024-04-18 21:56:09
1035
原创 CCIE-14-MPLS_and_BGP
如果不希望别人知道MPLS域内的主机的情况,可以关闭TTL复制功能,这样就可以只显示两个LER的路由器IP,隐藏内部的LSR路由器。通过traceroute查看:中间MPLS域的确是通过label进行交换转发的。在我的资源里可以下载(就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也可以下载)关闭R2上的IP TTL复制功能,测试效果。为了便于查看,重新对标签按编号分区,R5也 关闭IPTTL复制功能,R2 标签 200 - 299。R3 标签 300 - 399。R4 标签 400 - 499。R5 标签 500 - 599。
2024-04-06 22:01:28
404
原创 CCIE-13-DMVPN
因为默认tunnel接口的ospf网络类型是p2p,这样的话OSPF认为对方是一个路由器,所以一会儿收到R3的hello就和R3建邻居,一会儿收到R4的hello包就重置R3的邻居重新和R4建邻居,造成邻居关系翻滚。现在配置了EIGRP后,R2能收到R3和R4传给它的路由,但是R3和R4收不到彼此通告的路由,这是由于EIGRP是距离矢量协议,传递的就是路由信息,R2能从tunnel口收到R3通告的路由,但由于水平分割的原因不会再从tunnel口发送出去,所以R4收不到该路由;R2,R3,R4一直报错。
2024-04-06 00:29:54
986
1
原创 CCIE-10-IPv6-TS
ping包出现U表示目标不可达的意思, 就是路由器在查询路由表的时候没有目标网络的路由表,而且也没有默认路由,这时就回给源路由器一个目标不可达,源路由器就显示一个U的标记;发现R25和R22的邻居关系没有起来、查询R22的路由表信息,发现在R22上有和R26的邻居关系且有目标网络的路由信息且能ping通到目标网络。修改去往R25网络的下一跳地址,查询到R25上有配置了一个route-map NEXT-HOP 下一跳地址是R25的E0/1。其它的两台路由器没有密码,应该是不需要调整的,
2024-04-05 03:12:50
1164
原创 CCIE-08-BGP-Listen
这里用EIGRP来配置,保证网络的可达性,事实上面的拓扑结构来说,不需要配置动态路由协议,他们本身就是同一个网络。将R1配置成Listen状态,自动接收来自其它路由器的建邻居请求、建立邻居。R1上:自动与R2和R3分别形成了IBGP邻居关系。
2024-04-04 23:41:17
308
原创 CCIE-05-EIGRP-CFG
发现已经有两条路由了,并且所有 EIGRP都采用默认的K值,Metric的计算只采用了最小带宽和累积的延迟总数来计算, 因此要形成等价的负载均衡就要把这两个参数修改一致,如果修改的是最小带宽,则需要整条链路中带宽最小的都要增高,比较麻烦,所以可以调整延迟总和,可以在R9上调小也可以在SW3上调大延迟,不过要求是在交换机上修改,所以调整VLAN34入方向上接口延迟就可以,也就是调大SW3的int vlan 34的延迟。R8去往SW4的lo0、VLAN411、R11的lo0都形成了等价负载均衡。
2024-04-03 13:07:19
918
原创 CCIE-03-Layer2-LAN-TS
发现Vlan100的IP地址并没有在R8的路由表中,检查路由协议发现,OSPF中宣告的地址是172.16.100.1而且拓扑图上标的也是100.1的IP,而接口上配置却是172.16.100.100,所以需要修改这个IP地址。根据拓扑结构确定PC101是通过R8的DHCP服务器获取到IP地址,由于PC101和我们的R8不是在相同的网络因此需要配置DHCP中继才能让PC获取到IP地址,所以还需要检查交换机上的中继配置,PC101的VLAN100,因此需要在SVI VLAN 100下检查配置,
2024-04-02 23:45:18
925
原创 CCIE-02-PPPoE
R2为PPPoE Server,已预配了相关信息;R1作为PPPoE Client,进行PPPoE拨号。用户名为R1,密码为cisco , 采用CHAP的认证方式,IP地址协商获取。
2024-04-01 22:59:52
239
原创 CCIE-01-VLAN-Trunk
根据逻辑拓扑图,整理出一共需要配置VLAN14,15,23,24,35,46,57,67. 所以SW1和SW2上需要配置8个VLAN。
2024-04-01 22:29:06
447
原创 CCIE-12-IPSec-VPN-RemoteAccess
将动态crypto map与静态crypto map做关联: 因为dynamic crypto map 无法直接在接口下调用,只能关联后通过调用静态crypto map来间接关联动态的crypto map。目标网络无法知道对端是何人来访问,所以R2是无法主动发起的,需要移动办公用户端主动发起流星触发IPSec, 触发之后,R4才可以再访问R5。移动办公用户接入的出口路由器是任意的(这里是R3),所以无法指对端peer具体地址,同时也没有办法做到主动去匹配感兴趣流,只能被动响应。R3:本地网络上网的网关。
2024-04-01 11:15:48
869
原创 CCIE-07-OSPF-TS
如果一个路径的度量值大于最大度量值,则该路径被认为是无效的,并被排除在最短路径计算之外,因此该路径没有被通告给邻居,因此需要将此项配置去除掉。通过拓扑图可以看出134.56.78.48/29是R21和R22之间的网段,R22可以通过R5再到R1与R21通过R3再到R1之间的Cost值应该是一样的、R1可以接收R3和R5两条通告。发现从R3通告过来的,关于134.56.78.0只有一条记录,而且是汇总记录、明显134.56.78.48也被汇总了,因此查询R3的OSPF配置信息。查看两台路由器对应的接口配置。
2024-04-01 01:05:10
1293
原创 CCIE-09-BGP-TS
因此到这里路就不通了。发现去往134.56.78.0/24的路由是本地址汇总的,而本地又没有去往134.56.78.6的路由,因此路由不通。发现最终又回到了R3上,而R3上还是原来产生的那条汇总路由,因为他是本地产生,邻近的路由到R3肯定是最近的,这样会导致真正的134.56.78.0网段无法到达,因此需要删除该汇总路由。根据拓扑结构,可以确定MPLS域的范围应该是R3、R5、R1、R2、R4、R6,所以检查所有路由器相关接口的MPLS配置,最终发现只有R2上的E1/0和E2/0接口下没有开启MPLS。
2024-03-31 12:32:29
692
原创 CCIE-06-EIGRP_TS
接口状态都up了,R13的E0/0口IP:145.67.89.66 与 R14的E1/0口IP:145.67.89.5, 两个接口的IP差值较大,根据配置的一贯风格是有可疑的。R14和R12的邻居关系起来了,查了所有的路由配置发现在每台路由器都应该有两个邻居。其它的路由EIGRP都配置了K值,所以把R14也配置上K值,而不是no掉所有的k值。配置了Debug ip eigrp ,并没有日志输出,所以又查询了ip接口。查询R11的路由,看看是否有学习到R14的接口路由。查询到R14环回口的路由被拦截。
2024-03-20 19:48:33
558
原创 CCIE-04-Layer2_WAN_TS
再次检查三台路由的EIGRP配置,这时发现R12上EIGRP配置了passive-interface。提示接口起来了,不过发现获取到的ip地址和R12对端配置的地址不是相同的网段,查询R12的配置发现是地址池不对。结果发现R12的S4/0口,line protocol is down, 二层协议没有起来。R12这边的 LCP是close状态, R17却是正常的,开启R12调试。和R11,R17两个邻居都起来了,再次检查R11路由表。检查两边的认证的配置R12。开启后ping R11是通的,OK。
2024-03-19 23:27:34
663
原创 CCNP课程实验-08-BGP-Trouble-Shooting
可以在R2,OUT方向,调小1.1.1.1的local-preference,让从R2走的路由优先级变小。从而达到从R3走的目的,也可以调大R3OUT方向,调大1.1.1.1的local-preference,让从R3走的路由优先级变大,从而达到从R3走的目的。从要求上看,去往1.1.1.2的路由符合要求,达到目标,而去往1.1.1.1的第3跳应该是R3或是R4,但在R4上进行路由时,下一跳变成R5,分析R4路由器上的BGP路由表。经查,有配置环回口,宣告进BGP时,宣告路由不正确。
2024-01-09 20:23:17
1053
原创 CCNP课程实验-07-OSPF-Trouble-Shooting
检查所有的邻居关系。发现还剩下R3-R4之间的邻居关系没有起来,继续排错。查询R1上的路由表,依然没有出现等价负载均衡。取消R2上的e0/1口上的开销配置,采用默认值。查询R1的邻居信息,发现邻居没有建立成功。将R2上的area1配置成特殊区域。与R4之间的邻居不正常,继续排错。查询邻居,发现依然没有建立成功。发现area1被配置成特殊区域。为R2接口上配置上MD5认证。配置R4上E0/0的网络类型。成功排除错误,邻居建立成功。查看R1上的路由表检查结果。查询结果发现邻居建立。配置接口进入OSPF。
2024-01-04 22:06:24
663
原创 CCNP课程实验-06-EIGRP-Trouble-Shooting
via 12.1.1.2的FD大于via 13.1.1.3的AD值。因此via 13.1.1.3的这一条路由是一条FS可行后续,形成了非等价负载均衡,仍然不满足要求的等价负载均衡,继续排查。结果发现路由表中该路由是从R1传递过来,并没有R4过来的路由信息,再次查询R3上的Eigrp拓扑信息。从R4过来的FD值巨大无比。从R4上配置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并未发现R2邻居信息。并没有从R3上传递过来的路由。路由已经正常了,路由表中由R4过来的路由竞争RIB成功。刚刚在R3上查询发现,并没有R4的邻居信息。
2024-01-04 16:00:21
1333
原创 CCNP课程实验-04-BGP_CFG
OSPF重分布进eigrp的时候,默认的metric值无穷大,导致路由无效,因此需要特别指定引入的路由的metric计算值。而24,25,26三条路由被镇压。变动的位数是最后的2位,固定不变的高6位的值为:24,因此聚合的路由就为:192.168.24.0/22。所有路由器都有一个Loopback 0接口,地址格式为:X.X.X.X/32,其中X为路由器编号。R1/R4/R6之间的网段为:172.8.146.X/24,其中X为路由器编号。例如:R3-R5之间的AB为35,X为路由器编号,例如R3的X=3。
2024-01-03 21:18:03
1471
原创 CCNP课程实验-02-EIGRP_CFG
via 172.8.100.5这条路由的FD值比较via 172.8.36.3的AD值,并不满足FD<AD值条件。: 不能和其他3 个参数(connected,static 和summary)一起使用.只接收从邻居路由器发送来的信息.: 指定该路由器可以把和它直接相连的网络信息传递给它的邻居.这个选项默认是开启的.: 把汇总路由信息传递给它的邻居.这个选项默认也是开启的R2。R2上也可以进行修改。一条就可以实现目的,两条就可以实现负载均衡。: 把静态路由信息传递给它的邻居.发现结果路由表中只有一条记录。
2024-01-02 20:24:40
1214
原创 CCNP课程实验-05-Comprehensive_Experiment
然而R4上并没有收到来自3.3.3.3的,关于10.10.10.0,AS-PATH是12 12 12 12 12 i的记录, 这是因为在R3上,这条记录他不是Best,所以不会被转发给其它IBGP。例如:R1-R2之间的AB为12,X为路由器编号,如R1的X=1。例如:R1-R2之间的AB为12,X为路由器编号,如R1的X=1。Loopback 0接口地址格式为:X:X:X::X/128,其中X为路由器编号。Loopback 0接口地址格式为:X.X.X.X/32,其中X为路由器编号。
2024-01-01 01:08:41
1329
原创 CCNP课程实验-03-Route_Path_Control_CFG
修改成171,因为eigrp外部路由的AD值为170,这样的话,ospf的那条路由记录就会竞争RIB失效。现在要将这个汇总的路由限制在III区内,那就是要在R6上重分布到I区时,拦截该条汇总路由,不让他分布进I区的eigrp协议中。从路由表上得到的信息是,等价负载均衡的,现在只需增大去往R4的metric值,使的R6的metric优先,就可以达到目的。我的想法是通过在eigrp里修改distance,达到目的,具体是这样的。例如:R3-R6之间的AB为36,X为路由器编号,例如R3的X=3。
2023-12-30 22:53:28
1461
原创 关于数的高次幂运算取余,解决大数溢出问题
当一个幂运算很大,而模为整型数时,通常的做法(先求幂再取模),结果很大可能就是数溢出,无法表示这样的大数,导致运算失败。可以先试着将数分割成几个部分,然后一个部分一部分的求取模数,从而实现目的。
2023-12-29 23:37:00
1911
原创 CCNP课程实验-01-OSPF-CFG
所有路由器都有一个loopback 0接口,地址格式为:X.X.X.X/32,其中X为路由器编号。R1/R4/R6之间的网段为:172.8.146.X/24,其中X为路由器编号。R4/R5/R6之间的网段为:172.8.100.X/24,其中X为路由器编号。例如:R2-R3之间的AB为23,X为路由器编号,例如R3的X=3。这个最好是在ABR上操作,因选择R4或是R6。在3接口,1个虚拟链路上配置MD5密码。全局开启了,接口上就不用再开启一次。其中AB为两台路由器编号组合,全启开启全局摘要认证。
2023-12-17 22:17:30
1358
原创 CCNA课程实验-14-Final_Lab
配置DHCP Server,创建3个地址池,分别为Sales:192.168.10.0/24,网关为192.168.10.254、Product:192.168.20.0/24,网关为192.168.20.254、Services:192.168.30.0/24,网关为192.168.30.254,VLAN10、20、30的网关配置DHCP中继至DHCP Server;OR、MSW1、MSW2之间运行OSPF,进程ID:100,Area ID:0,OR下发默认路由仅当本身存在默认路由时。
2023-11-15 01:16:00
812
原创 CCNA课程实验-10-IPv6_Static_Route
R1、R3配置IPv6默认路由,下一跳为R2对应的接口,R2配置IPv6静态路由使得PC1能ping通PC2。
2023-11-05 23:13:57
146
原创 CCNA课程实验-09-OSPF_Multi_Area
PC1在LAN1中,PC2在LAN2中,使用OSPF路由协议实现两个LAN中的PC能够通信,OSPF进程 ID 89,R1的Router ID为1.1.1.1,R2的Router ID为2.2.2.2,R3的Router ID为3.3.3.3;
2023-11-04 22:59:55
123
原创 CCNA课程实验-08-OSPF_Single_Area
PC1在LAN1中,PC2在LAN2中,使用OSPF路由协议实现两个LAN中的PC能够通信,OSPF进程 ID 89,R1的Router ID为1.1.1.1,R2的Router ID为2.2.2.2,R3的Router ID为3.3.3.3;
2023-11-04 21:46:35
92
原创 CCNA课程实验-06-RSTP
SW2的E0/0到达根桥的距离(Cost)为100,而SW2的E0/1到达根桥的距离(Cost)也为100,但是需要加上SW3的E0/2的Cost=1,所以SW2的E0/1到达根桥的距离实际上是100+1=101, 如果要达到目的,可以修改SW2的e0/1口的为98,这样加起来为99,小于100,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本实验中,SW2的E0/1和SW3的E0/1距离根桥SW1的距离(Cost)相等,而SW2本身的 Bridge ID 较小,故SW2的E0/1成为指定接口,SW3的E0/1被阻塞。
2023-11-04 14:26:35
124
原创 CCNA课程实验-05-EtherChannel
SW1和SW2之间的E0/0-1使用PAgP协议创建捆绑接口Port11,SW1为主动模式,SW2为被动模式,Port11划分至VLAN 11,使用SVI 11进行通信(SW1 SVI 11:11.1.1.1/24;SW2 SVI 11:11.1.1.2/24)SW1和SW2之间的E0/0-1使用PAgP协议创建捆绑接口Port11,SW1为主动模式,SW2为被动模式,Port11划分至VLAN 11,使用SVI 11进行通信(SW1 SVI 11:11.1.1.1/24;
2023-10-28 22:46:21
428
原创 CCNA课程实验-04-DHCP
地址池名Office,分发地址范围192.168.20.0/24,网关为192.168.20.254,DNS地址为114.114.114.114,要求下发IP地址时不允许下发192.168.20.254。MSW1和SW2上创建VLAN 10、20,MSW1 配置SVI 10的IP为192.168.10.254,SVI 20的IP为 192.168.20.254,作为PC1和PC2的网关,SW2将接口E0/1划分到VLAN 10,E0/2划分到VLAN 20。
2023-10-28 21:39:43
160
原创 CCNA课程实验-02-Switch-vlan
交换机按图示配置各终端所属的相应vlan,并且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得同vlan间PC可以相互访问,不同vlan间PC不可以相互访问(不使用trunk)在SW2上配置使得PC1可以使用Telnet远程管理到SW2,远程管理密码为SPOTO。
2023-10-27 22:13:33
162
.NET 开发服务用定时器组件
2013-08-02
服务与桌面交互程序(Window2k\xp\03\VISTA\Win7\2008的系统都可以用)
2010-07-02
RTF V 1.7 规范
2010-03-03
RSS从入门 到 精通
2010-03-03
Windows常用消息大全
2009-12-01
自定义ListView控件(修正版 绑定 各种Contorl 子类的控件)
2008-12-22
c#资源文件使用方法
2008-11-06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