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管理变革,企业的进步就变得明确和有序;而it技术的出现与日新月异更是让管理变革以信息化的体现形式横扫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而人们对于企业管理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高,永无止境……
八十年代中国企业引入第一套mrp系统,即引发了国内企业的信息化狂潮,mrp、mrpii、erp…一浪高过一浪;而柳传志的一句:“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更是将erp在国内的纷争引领到了极限。
被定义为“中国erp普及年”,诸多的管理软件商高举着“推动中国erp的全面普及”,“让erp在中国普遍成功”、“将中小企业erp进行到底”等大旗,将变了味道的“erp”,努力推向市场,迎合着国内中小企业的胃口,也将中小企业引入数据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而广大的中小企业,似乎早已识破了这一层画皮,在经历了如此多的动荡以及市场泡沫后,已经明白“erp不是救命稻草”这样一个道理,在理性选择erp系统的同时,并没有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大希望寄托在国内的“普及型erp”上,却将更多的管理重点转向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以下简称bpm)方面。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外市场上,继erp推广的成与败,市场众说纷坛之际,作为补充,美国管理学界哈默与钱皮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bpr),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流程再造革命。而国内也曾经涌起过一阵bpr热,“要想erp,bpr先行”,“正确地进行bpr是成功实施erp的必要条件”等声音一度占据主流,而bpr也因其对企业根本性的影响,在市场上造就了不少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可谓毁誉参半。而随着哈默晚年对于当时提出bpr的激进思想的忏悔,bpr声音渐弱。
根据慧聪技术市场信息研究所的统计显示,一方面企业的电子化管理需求已从初期单纯的财务扩展到销售、库存、采购、生产等各个方面,而另一方面78.11%和59.70%的中小型企业上网用户使用互联网来浏览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却只有11%用户通过互联网寻求服务与支持。
而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即“应用服务提供商”这一个概念,它是一种面向商业用户,以在线方式和租赁形式提供包括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的网络增值服务类型。),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由于低成本、易操作、便于管理等优势,将会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关注。
“用养一个it人员的成本就可以完成整个企业的信息化。”
多美妙的字眼!对于在信息化的道路上已经经历了诸多失败的国内中小企业来说,无异是一种巨大的诱惑;而数据安全性、长期稳健的系统运营服务是否能保障、通用性的软件与客户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等等诸多的问题同样是横在中小企业以及asp软件供应商之间的一道巨大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