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38)
  • 收藏
  • 关注

原创 细胞实验秘籍:划痕/增殖/凋亡/迁移,一篇搞定!

细胞功能性实验作为解析生命活动分子机制的核心技术手段,通过模拟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的表型特征与行为模式,为探究基因功能、信号通路调控及药物作用机制提供了直观且可量化的实验依据。

2025-07-11 10:02:10 533

原创 单细胞文库构建秘籍,90%的人不知道这些细节!

本文将介绍单细胞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 —— 文库构建。文库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步骤:DNA 片段化、末端修复与加 A 尾,接头连接,以及 Index PCR(即 PCR 富集)。

2025-07-11 09:42:23 340

原创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解析不同砧穗组合对赤霞珠果皮代谢物的影响

采用液相色谱 - 质谱(LC-MS)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 'Cabernet Sauvignon')为接穗,分析其与 5 种不同砧木组合的果皮代谢特征。

2025-07-11 09:28:37 513

原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作为全球发病率与病死率持续攀升的重大疾病,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核心特征,其病理进程与气道及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刺激的异常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2025-07-11 08:56:24 390

原创 微生物组与代谢组联合应用:肠道菌群研究方案设计入门指南

肠道菌群作为宿主 - 微生物共生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2025-07-10 16:36:04 623

原创 神经科学启发下的人工智能发展:从模拟到认知

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始终围绕 "机器能否思考" 这一核心命题展开。

2025-07-10 16:06:24 519

原创 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的 “隐秘对话”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展、治疗响应里地位关键,尤其是免疫细胞,妥妥是抗肿瘤免疫应答的 “调控中枢”。

2025-07-09 10:03:40 638

原创 科研数据可视化核心技术:基于 AI 与 R 语言的热图、火山图及网络图绘制实践指南

本文聚焦科研数据可视化中的核心图表类型 —— 热图、火山图及网络图,系统解析基于 AI 与 R 语言的绘制技术,探讨其如何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从数据解析到视觉呈现的全流程优化。

2025-07-09 09:50:37 646

原创 一站式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数据获取到模型构建的完整流程与应用实践

生物信息学分析(简称 “生信分析”)作为连接生命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交叉学科,通过整合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医学数据,实现对不同样本(如肿瘤、疾病等)在转录组、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多维度数据的系统化整理、深度分析及可视化呈现。

2025-07-09 09:36:09 623

原创 CRISPR 基因编辑系统中 Cas9 与 Cas12 的功能差异及应用前景分析

CRISPR-Cas 系统作为原核生物的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过 RNA 引导的核酸酶实现对外源遗传物质的识别与切割。

2025-07-08 11:12:54 850

原创 告别单一分析!多组学联合分析,激活数据新价值

测序技术迭代升级与生信算法持续突破,推动多组学联合分析成为 CNS 等顶刊 “常客” 。

2025-07-08 10:15:47 922

原创 单细胞测序报告暗藏这些玄机?读完这篇不再当 “数据文盲“

Cell Ranger 堪称 10X genomics 单细胞测序的 “黄金搭档” !作为官方配套分析软件,它能直接 “吃进” Illumina 原始数据(BCL 格式),一口气 “吐出” 表达矩阵、PCA 降维、聚类分析(Graph-based + K-Means 双模式)、t-SNE 可视化 全套结果,再搭配 Loupe Cell Browser ,直接开了 “单细胞数据探索盲盒”,想挖啥细节都方便!

2025-07-08 10:01:14 1010

原创 Western Blot:小实验里的 “大江湖”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作为科研日常最基础的实验之一,看似流程常规,实则藏着无数细节 —— 堪称 “小实验里的大文章”。相信多数科研人初涉此 “江湖” 时,都被折腾得 “体无完肤”,但在与 WB 反复 “过招” 中,也攒下了不少实战经验。

2025-07-04 11:35:00 686

原创 国自然热点:热度攀升的外泌体研究​

外泌体(Exosomes)是直径约 40 - 160nm 的小泡结构,由细胞经外胞吞作用释放至胞外环境。从血液、尿液,到唾液、乳汁,乃至体外培养细胞的上清液,几乎各类生物体液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

2025-07-04 11:33:25 850

原创 细胞内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工具:PLA 邻位连接技术

邻位连接技术(Proximity Ligation Assay,PLA)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灵敏度方法 。其核心是利用特异性抗体靶向结合目标蛋白,这些抗体各自偶联独特的 DNA 探针。

2025-07-04 11:32:10 796

原创 单细胞测序界的 “扫地僧“:BD 单细胞测序的突破性应用技巧

BD Rhapsody™单细胞分离捕获系统以独特的细胞捕获质控体系与灵活的模块化配置,自面世以来便成为业界焦点。

2025-07-02 17:28:58 803

原创 细胞分选的个常见问题:别让这几个实用答案埋没在 QA 里

细胞分选(cell sorting)的本质,是基于细胞物理特性或生物学标记的差异,从混合细胞样本中精准捕获目标亚群的技术体系。作为细胞生化分析与功能研究的前置环节,其分离效率直接决定后续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与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2025-07-01 12:40:09 947

原创 高通量多因子检测赋能胰腺癌生物标志物发现与临床转化

通过胰腺癌异种移植瘤模型,系统探究斑蝥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

2025-06-30 11:34:29 766

原创 生信分析之流式数据分析:Flowjo 软件核心功能全解析

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是依托流式细胞仪,融合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激光及电子计算机科学等成果,开展单细胞定量分析与分选的技术 。

2025-06-30 11:08:00 913

原创 【多技术联盟】从“拆盲盒”到“精准导航”,多组学技术联合揭示转移性肝癌的时空进化密码

肝癌转移是患者预后差的核心原因,其过程涉及克隆选择、基因组异质性、微环境重塑及免疫逃逸等多层次机制。

2025-06-27 17:36:39 792

原创 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神经退行性疾病应对策略

根据最新的数据和报告,中国目前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2025-06-27 17:34:04 661

原创 乐备实【全国巡回检测日】——广州站圆满收官!

5月16日乐备实在广州举办了全国巡回检测日,开场由优宁维广州办销售经理邝德锦和伯乐高级技术专家燕杰(燕博)进行公司介绍。

2025-06-27 17:31:56 101

原创 【书同文】3:如何保证检测数据批间可比性?这三大关键定义缺一不可

构建了标尺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这个“标尺”在不同批次、不同实验室间始终如一地精准,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科学严谨性的地方,最终实现真正的“书同文”——数据互通,结果可比。

2025-06-27 17:30:19 588

原创 【备加速】乐备实助力骨髓增殖性肿瘤致病因子新发现

尽管已经发现了导致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发生的驱动突变,但人们对MPNs的分子发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证明了生长停滞和DNA损伤诱导γ(GADD45g)在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JAK2V617F突变和组蛋白去乙酰化导致了其表达的降低。

2025-06-27 17:27:36 543

原创 多组学整合背景下 Olink 蛋白组学研究范式的构建与验证

蛋白质作为生命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研究价值已得到广泛共识。当下蛋白质研究技术层出不穷,在项目启动阶段,若想借助蛋白组学技术为科研探索及产业转化赋能,需要在课题设计中深思熟虑,深入理解技术特性,并遵循既定的研究范式。本文将分享 Olink 蛋白组学的研究模式,解析如何通过该技术产出研究成果。

2025-06-27 13:47:16 841

原创 Elispot:从单细胞水平解析蛋白质分泌的关键技术

细胞间通讯在细胞动态调控与体内稳态维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除直接物理相互作用外,活细胞分泌体液因子也是细胞间通讯的关键途径。鉴于细胞间通讯在免疫细胞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蛋白质分泌的检测已成为研究人员高度关注的领域。

2025-06-27 13:45:38 432

原创 Bulk 转录组技术攻克肿瘤微环境研究:一区期刊发表的系统性分析策略

今日将分享一篇文献 —— 其利用临床大量 Bulk 转录组数据,结合常规差异基因分析、通路富集及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解析,成功确定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该研究无需复杂建模,却凭借创新思路发表优质成果,其研究逻辑与创新性值得借鉴!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解读~

2025-06-27 13:43:50 1005

原创 抗体活性测定在质量全面表征中的关键作用

除了理化特性之外,活性测定是抗体药物质量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生物活性测定旨在量化抗体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与药理效价,作为确保抗体类药物临床有效性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需构建完整的表征体系。通常而言,活性测定涵盖生物学活性测定与结合活性测定两大维度。

2025-06-26 13:51:29 659

原创 MSD 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技术:免疫分析中的 “超能力” 检测平台揭秘

在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存在着这样一款「精准检测利器」—— 它以纳米级的感知能力捕获生物标志物的微弱信号,通过多维度检测网络解析复杂生物分子互作,为科研探索与临床诊断构建起高精度的分析桥梁。这就是 MSD(Meso Scale Discovery)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分析平台。

2025-06-26 13:49:14 699

原创 单细胞测序高分论文发表的可靠技术路线指南

该文章构建了多种人类肿瘤类器官及 3D 培养模型,系统探究癌症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涵盖胰腺癌氧化还原稳态调控、癌基因 Ras 信号传导路径解析等方向,旨在发掘胰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并阐明胰腺癌细胞与肿瘤基质细胞的交互作用机制。

2025-06-26 13:46:01 777

原创 【备加速】LabEX助力炎症性肠病研究,揭示STC1通过JNK激活促进细胞死亡

Stanniocalcin-1 (STC1)在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中表达显著增加,并在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STC1过表达的细胞显示出更高程度的parthanatos(一种程序性坏死细胞死亡形式)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LabEx提供Luminex多因子检测服务),而STC1敲除的细胞则显示出降低的parthanatos程度。

2025-06-25 14:56:34 673

原创 【多组学研究必备】BD® OMICS-One T细胞蛋白检测组合,解锁T细胞研究新维度

在免疫学研究领域,T细胞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揭示免疫机制、攻克疾病等都有着重大意义。BD® OMICS-One T细胞蛋白检测组合,为我们深入研究T细胞带来了更多可能。

2025-06-25 14:37:30 529

原创 【科研新密码】心血管疾病:揭秘血管中的“隐形威胁“——从机制探索到治疗革命1

心血管疾病(CVD)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021年,CVD导致了全球约1941万例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2.8%,2025年,全球CVD负担继续上升。心血管疾病将继续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2025-06-24 10:09:39 399

原创 【备加速】乐备实助力炎症性肠病的潜在药物研究

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UC)在内的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肠神经系统被认为作为控制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神经肽物质 P(SP)是一种 11 氨基酸的多肽参与多个与神经相关的通路。该文研究旨在探讨 SP 在结肠炎中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

2025-06-24 09:59:57 799

原创 神经退行性疾病:大脑的“沉默杀手“——从神秘机制到科学突破

神经退行性疾病就像大脑的"慢性杀手",悄悄让神经元(神经细胞)失去功能甚至死亡,导致认知、运动或情绪逐渐崩塌。这类疾病包括大名鼎鼎的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逐渐消失)、帕金森病(动作失控如"生锈机器人"),以及渐冻症(ALS,肌肉逐渐冻结)等。科学家发现,这些疾病与蛋白质异常堆积密切相关。共同机制:慢性炎症、突触功能障碍、神经细胞死亡、病理性蛋白聚集、蛋白稳态异常、细胞骨架异常、能量稳态失调、遗传物质异常。

2025-06-23 10:46:30 375

原创 基因/蛋白表达的新视角:DSP空间多组学在肺癌空间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该文利用DSP空间组学技术,揭示了肺腺癌中lepidic和acinar两种组织亚型之间的异质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深入理解肿瘤生物学的复杂性。

2025-06-23 09:45:27 632

原创 【科研新密码】心血管疾病:揭秘血管中的“隐形威胁“——从机制探索到治疗革命2

血管里的斑块就像“沉默的火山”——表面平静,内部却暗藏免疫细胞的“地下战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由免疫系统在循环和血管局部的多方面贡献驱动的。然而,导致临床事件(如缺血性中风或心肌梗死)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免疫细胞的失调特征尚不清楚,这篇研究发现了关键答案。

2025-06-20 17:26:11 287

原创 探寻胎肝中造血干细胞扩展的秘密,解锁多组学技术串联的力量

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技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特别是在理解细胞微环境和复杂组织结构方面。作为一家专注于多组学和多因子检测的科研服务公司,我们深知,多技术串联应用是解决复杂生物学问题的关键。

2025-06-20 17:22:48 666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