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模块
一、引脚的定义
二、系统参数
三、接线及用系统自动配置上位机
将EC800E-CN的GND、VCC、RX、TX四根线接入到ttl上,把SIM卡(还可以用的,没有停机的)插进EC800E上,将吸盘天线接到26口。
接下来使用官方上位机进行配置(选择第一个就可以)
打开配置上位机后按照如下配置顺序
1. 选择端口号
2. 选择波特率(初始波特率是115200,后续如果用到波特率是9600的板子要同样使用9600波特率的EC800E)
3. 打开串口
4. 点击进入配置,上位机会自动发送AT指令进行配置
5. 读取参数,此命令可以读取4g模块的详细信息,并打印带基本信息栏
有关第6步的链路1的目标端口和服务器地址的数据在花生壳(生成的外网访问地址)中可以提取。
重启后使用默认开启透传模式
四、使用串口更改配置信息
当需要更改EC800-CN板子的波特率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可以ttl连接板子,使用串口来更改波特率。
在接线完成之后使用串口助手工具进行更改配置
在默认的情况下,板子属于工作状态,输入(不发送新行)的+++,在3秒内迅速输入(发送新行)AT指令,此时就进入了AT模式。
指令表如下
举例:
在更改配置之后,需要重启配置才会生效
五、使用通过服务器输入数据,EC8004G接收数据,进而更改单片机的led灯的状态
单片机引脚与EC800相接(其实单片机的TX线和ec800板子的RX线不用相连,因为单片机没有数据给EC800发送),单片机烧录代码,接线,打开服务端的网络调试助手(使用本地主机地址),上电,等待EC800的三个指示灯都亮, 通过从服务端的网络调试助手可以改变单片机灯的状态。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SIZE 12
sfr AUXR = 0x8E;
sbit D5 = P3^7;
char cmd[SIZE];
void UartInit(void) //9600bps@11.0592MHz
{
AUXR = 0x01;
SCON = 0x50; //配置串口工作方式1,REN使能接收
TMOD &= 0x0F;
TMOD |= 0x20;//定时器1工作方式位8位自动重装
TH1 = 0xFD;
TL1 = 0xFD;//9600波特率的初值
TR1 = 1;//启动定时器
EA = 1;//开启总中断
ES = 1;//开启串口中断
}
void Delay1000ms() //@11.0592MHz
{
unsigned char i, j, k;
_nop_();
i = 8;
j = 1;
k = 243;
do
{
do
{
while (--k);
} while (--j);
} while (--i);
}
void sendByte(char data_msg)
{
SBUF = data_msg;
while(!TI);
TI = 0;
}
void sendString(char* str)
{
while( *str != '\0'){
sendByte(*str);
str++;
}
}
void main()
{
D5 = 0;
//配置C51串口的通信方式
UartInit();
while(1){
Delay1000ms();
//往发送缓冲区写入数据,就完成数据的发送
//sendString("chenlichen shuai\r\n");
}
}
void Uart_Handler() interrupt 4
{
static int i = 0;//静态变量,被初始化一次
char tmp;
if(RI)//中断处理函数中,对于接收中断的响应
{
RI = 0;//清除接收中断标志位
tmp = SBUF;
if(tmp == ':'){
i = 0;
}
cmd[i++] = tmp;
if(cmd[0]== ':' && cmd[1] == 'o' && cmd[2]=='p'){
D5 = 0;//点亮D5
i = 0;
memset(cmd,'\0',SIZE);
}
if(cmd[0]== ':' && cmd[1] == 'c' && cmd[2]=='l'){
D5 = 1;//熄灭D5
i = 0;
memset(cmd,'\0',SIZE);
}
if(i == 12) i = 0;//越界了
}
if(TI);
}
初始D5灯熄灭,输入:op灯光亮,输入:cl灯光熄灭。
这样就完成了4G模块的通信
通过本机地址-4G-外网的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