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 Python —— Python 的输入输出与基本数据类型

Python 的输入输出与基本数据类型

在上一章,我们简单了解了 Python 的背景、安装与命名规范等基础知识。本篇内容将进一步介绍 Python 中的输入输出语句以及常见的基本数据类型,希望能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如何在 Python 中进行数据读写和操作。


1. Python 的输入输出

1.1 输出(print)

在 Python 中,最常见的输出方式就是使用内置函数 print()。它可以将变量或文本输出到控制台,方便我们调试或查看运行结果。例如:

# 直接打印字符串
print("Hello, Python!")

# 打印数字或变量
num = 42
print(num)

# 同时打印多个值
name = "Alice"
age = 25
print(name, age)
1.1.1 格式化输出

如果想要将变量插入到字符串中,并保持良好的可读性,可以使用“格式化输出”技术。例如:

  • f-string(推荐)

    name = "Alice"
    age = 25
    print(f"我是 {name},今年 {age} 岁。")
    
  • format 方法

    name = "Alice"
    age = 25
    print("我是 {},今年 {} 岁。".format(name, age))
    
  • % 占位符(旧方式)

    name = "Alice"
    age = 25
    print("我是 %s,今年 %d 岁。" % (name, age))
    

一般来说,f-string 更加直观、简洁,建议在 Python 3.6+ 的版本中使用。


1.2 输入(input)

在 Python 中,输入通常通过内置函数 input() 获取。它会在控制台等待用户输入,并将获取到的内容视为 字符串类型 返回。例如:

# 让用户输入姓名,然后打印一条问候
name = input("请输入您的名字:")
print(f"你好,{name}!")

注意:

  • input() 的返回值永远是字符串类型,即使用户输入的是数字,也会被当作字符串处理。如果需要进行数学运算,则需进行类型转换。

例如,如果希望用户输入一个数字,再计算它的两倍,可以这样做:

num_str = 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  # 例如用户输入 '8'
num_int = int(num_str)              # 转换成整数
print(f"这个数字的两倍是:{num_int * 2}")

2. Python 的基本数据类型

Python 内置了多种常见的数据类型,下面介绍其中最常用的几种。

2.1 数字类型(int、float)

  • int(整数):如 10-30
  • float(浮点数):如 3.14-2.5
a = 10       # int
b = 3.14     # float
print(a, b)  # 输出: 10 3.14
2.1.1 类型转换

可以使用内置函数 int()float() 进行类型转换:

num_str = "123"
num_int = int(num_str)    # 转换为整数
num_float = float(num_str)  # 转换为浮点数
print(num_int, num_float)   # 输出: 123 123.0

2.2 字符串类型(str)

字符串 是由一对引号(单引号或双引号)包裹的一串字符序列。可以使用 len() 获取字符串长度,也可以通过下标(索引)访问特定位置的字符:

text = "Hello, Python!"
print(text)        # Hello, Python!
print(len(text))   # 14
print(text[0])     # 'H'
print(text[-1])    # '!'

字符串在 Python 中是 不可变(immutable)的,这意味着不能直接修改字符串中的某个字符,只能通过切片、拼接等方式生成新的字符串。

2.2.1 常见操作
  • 大小写转换

    text = "hello"
    print(text.upper())    # 'HELLO'
    print(text.capitalize())  # 'Hello'
    
  • 去除多余空白

    text = "  hello  "
    print(text.strip())  # 'hello'
    
  • 字符串分割与拼接

    text = "Alice,Bob,Tom"
    names = text.split(",")  # ['Alice', 'Bob', 'Tom']
    joined = "-".join(names)  # 'Alice-Bob-Tom'
    print(names, joined)
    

2.3 布尔类型(bool)

布尔值只有两个:TrueFalse。常常用于条件判断、循环控制等。例如:

is_student = True
is_teacher = False
print(is_student, is_teacher)  # True False
2.3.1 逻辑运算
  • and:逻辑与
  • or:逻辑或
  • not:逻辑非

示例:

is_raining = True
have_umbrella = False

if is_raining and not have_umbrella:
    print("记得带把伞才出门哦~")

2.4 列表、元组、字典等

除了基本的数据类型,Python 还提供了 列表(list)元组(tuple)字典(dict)集合(set) 等常用的复合数据结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储存和管理更多样化的数据。

  • 列表(list):可变长度、有序、可重复
  • 元组(tuple):不可变长度、有序、可重复
  • 字典(dict):键值对结构,无序,键不可重复
  • 集合(set):无序、元素唯一,不可重复

这些结构在后续文章里我们将有更详细的讲解。


3. 小结

  1. 输入输出:通过 input() 获取用户输入,print() 输出到控制台;记住 input() 会将结果作为字符串返回,若做数值运算需先进行类型转换。
  2. 基本数据类型
    • int/float:数字类型,用于数学运算。
    • str:字符串类型,用于文本处理。
    • bool:布尔类型,用于逻辑判断。
  3. 更多数据结构:Python 还提供了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较为复杂的数据结构,为后续编程提供更多可能性。

4. 练习题

  1. 练习输入输出

    • 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姓名与年龄,然后输出一条包含用户姓名与年龄的问候语。
  2. 初识数据类型

    • 定义一个字符串变量 s,值为 "10",通过类型转换将其转换为整数并加 5,再输出结果。
    • 定义一个浮点数变量 f,值为 3.14159,格式化输出保留 2 位小数。
  3. 练习逻辑判断

    • 定义两个布尔变量 is_raininghave_umbrella,如果 is_raining 为真且 have_umbrella 为假,则打印“带伞出门”,否则打印“今天看来是好天气”。

请尝试动手编写并运行这些小测试,让自己熟悉 Python 的输入输出以及数据类型的操作。


5. 展望

到此为止,你已经了解了 Python 中的输入输出操作,以及常见的数据类型与基础用法。下一步,你可以学习一下流程控制语句(如 if/elseforwhile 等)和 Python 常见的内置函数,然后就能开始编写一些简单的实用小程序啦!

如果你对以上内容还有疑问,或者想要更多的示例与深入讨论,欢迎在评论区提出问题,我们一起交流、学习!祝大家都能写出优雅易读的 Python 代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杨胜增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