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逼真的模拟考试,总分100+212=312,预计省一的分数线是280左右。
先说一下概况:第一天爆炸,第二天比较理想。所以加起来的分数还看得过去,但是还是很不理想。
第一天炸了哪些:第一题找到正解的思路,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错误地低估了算法的正确性以及高估了评测机的速度,TLE了两个点。第二题也是知道了怎么做(vector+二分),但是由于对STL的lower_bound以及迭代器的写法很不熟悉,导致过编译都过了很久,最后没过样例只好无奈交了个错的(现在可以严格证明错误性)主席树上去。第三题没时间做,分都没骗到。
总结:要努力提升乱搞能力,在复杂度允许的情况下多练习STL的使用,优化考试时间的分配,要给最后一题多留一点时间。
第二天考得较好的分析:第一题花了大把时间,一番风雨后终于找到正解并严格验证了时间复杂度以及正确性,这对考试心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二题K=1的情况在bzoj上有一道上周才做过的树形dp原题,但是即使是K=1的情况,dp转移也写了近十行。后面K=2,K=3甚至K=20的数据暗示了我最终正解肯定不是树形dp(实在太麻烦,虽然应该能写),这才使我往dp的亲戚--贪心的方向上思考,从而得出了正解。第三题又是没时间,十分钟骗了12分,还是不错。
总结:对出题人心理的把握多了一小份成熟,但是时间分配还是不够合理。
所以后期的测试中要提高解决前两道题的效率,必要时多考虑部分分,毕竟认真思考后第三题是很有机会拿高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