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取得的锁都是对象锁

本文通过一个Java多线程示例,深入探讨了synchronized关键字的作用机制。解释了对象锁与类级别锁的区别,并展示了如何影响多线程间的执行顺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ublic class MultiThread {

	private int num = 0;
	
	/** static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rintNum(String tag){
		try {
			
			if(tag.equals("a")){
				num ++;
				System.out.println("tag a, set num over!");
				Thread.sleep(1000);
			} else {
				num--;
				System.out.println("tag b, set num over!");
			}
			
			System.out.println("tag " + tag + ", num = " + num);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注意观察run方法输出顺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俩个不同的对象,这里获得的是两把不同的锁
		final MultiThread m1 = new MultiThread();
		final MultiThread m2 = new MultiThread();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1.printNum("a");
			}
		});
		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2.printNum("b");
			}
		});		
		
		t1.start();
		t2.start();
		
	}
输出结果:tag b, set num over!
          tag a, set num over!
          tag b, num = -1
          tag a, num = 1  没有顺序性,可见t2并没有排队等t1执行完毕。
另一种情况:当把num变量和方法同时加上static时,即在静态方法上加synchronized关键字,表示锁定.class类,
类一级别的锁(独占.class类),则两对象获得是同一把锁。此时输出结果:
输出结果:tag a, set num over!
          tag a, num = 1
          tag b, set num over!
          tag b, num = 0  线程t1执行完毕时,释放锁,给排队的t2线程,结果顺序输出。
总结:关键字synchronized取得的锁都是对象锁,而不是把一段代码(方法)当做锁,
 所以代码中哪个线程先执行synchronized关键字的方法,哪个线程就持有该方法所属对象的锁(Lock)。此时new对
象获得的锁是互不影响的。而类一级别的锁是独占的,多个对象获得锁是同一把,存在竞争。

### Java中Lock接口与synchronized关键字的机制主要区别 #### 1. 使用方式的不同 `synchronized` 是一种内置的关键字,用于声明方法或代码块为同步。它自动管理线程的加和解操作,在进入同步区域时自动获取,退出时自动释放[^1]。 而 `Lock` 接口提供了一组显式的定API,允许开发人员通过调用 `lock()` 和 `unlock()` 方法手动控制的行为。这种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也增加了复杂度,因为开发者需要确保每次成功获取后都正确地释放[^3]。 #### 2. 功能上的差异 `synchronized` 只支持基本的互斥功能,即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被保护的资源。然而,`ReentrantLock` 提供了许多高级特性,比如公平、可中断等待以及尝试非阻塞获取的能力等。这些额外的功能使得 `ReentrantLock` 更适合于复杂的并发环境。 例如,当使用 `tryLock()` 方法时,如果当前无法获得,则不会一直等待下去而是立即返回失败结果;或者可以通过设置超时参数来实现带时限的请求处理逻辑: ```java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if (lock.tryLock(10, TimeUnit.SECONDS)) { try { // 执行受保护的操作 } finally { lock.unlock(); // 确保最终总是解除定状态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取得"); } ``` #### 3. 性能表现方面 对于简单的同步需求而言,两者之间的性能差距并不明显。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高竞争环境下频繁进出临界区的情况,采用基于自旋技术优化过的结构可能带来一定优势[^4]。这是因为相比于直接让未获准许进入临界区的进程陷入休眠状态(这通常涉及昂贵的操作系统上下文切换开销),短暂循环检查是否有机会快速拿到所需权限往往更加高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策略仅适用于预计持有时间较短的情形下才有效果——一旦实际占用周期超出预期范围,持续轮询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CPU浪费并可能导致饥饿现象的发生。 #### 4. 异常处理的区别 利用传统的 `synchronized` 块进行编程时,即使发生了异常情况也会由JVM负责妥善清理现场并将关联对象的状态恢复至初始水平前完成相应动作(也就是自动释放所持有的监视器)。但是当我们选用 `Lock` 类型的产品构建解决方案过程中就必须格外小心谨慎对待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状况以免遗漏必要的善后工作步骤造成死风险增加等问题存在隐患。 因此建议始终遵循如下模式编写安全可靠的程序片段: ```java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lock.lock(); try{ // 访问共享数据... }catch(Exception e){ // 处理错误条件下的特殊情况... }finally{ lock.unlock(); //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最后一定会执行到此处以释放先前占有的资源。 }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