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些学习笔记,加强印象
学习了b站 一条学习猫的讲解视频后作 链接
1.【拥塞控制】一个 TCP 连接总以 1KB 的最大段长发送 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
发送,当拥塞窗口为 16KB 时发生了超时,若接下来的4个RTT 时间内的 TCP段的传输都是
成功的,则当第4个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 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
A. 7KB
B.8KB
C.9KB
D.16KB
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
RTT是Round-trip time 往返时延
拥塞窗口 congestion window:避免网络拥塞发生的一种机制
拥塞窗口为16KB
则门限值为16/2=8KB
在这篇文章了解了门限值 文章
拥塞算法:当拥塞窗口到达一个门限值,它将加1增长,不再指数增长。在拥塞避免算法中,门限值为发送方发生超时时,拥塞窗口值的一半,但不能小于2。
发送方发生超时时,拥塞窗口值重新设置为1
画了张图,方便理解
结果显而易见:C
2.【拥塞控制】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TCP 最大段长为 1000B。若主
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 4000B,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两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
送的第一个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 2000B,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
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A. 1000
B. 2000
C. 3000
D.4000
接收窗口:当前接收方缓存区域可缓存的最大值
甲连续发送了2个最大段,收到乙第一个确认段时,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B
也就是主机乙此时缓存区域可缓存的最大值为(2000B-1000B)1000B
答案:A
3.【拥塞控制】主机甲和主机乙新建一个 TCP 连接,甲的拥塞控制初始阈值为 32KB,甲向
乙始终以 MSS=1KB 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为该连接分配 16KB接收缓存,
并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认,忽略段传输延迟。若乙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入缓存,不被取走,则
甲从连接建立成功时刻起,未出现发送超时的情况下,经过4个RTT后,甲的发送窗口是(
A.1KB
B.8KB
C.16KB
D. 32KB
画图理解:
所以经过4个RTT后,甲的发送窗口是1KB
答案:A
4.[拥塞控制] 若甲向乙发起一个TCP连接,最大段长 MSS=1KB,RTT=5ms,乙开辟的接收缓存为64KB,则甲从连接建立成功至发送窗口达到32KB,需经过的时间至少是( )。
A. 25ms
B. 30ms
C. 160ms
D. 165ms
与上题相似:
5个PTT 25ms
答案:A
5.[拥塞控制] 若主机甲与主机乙已建立一条TCP连接,最大段长(MSS)为1KB往返时间(RTT)为2ms,则在不出现拥塞的前提下,拥塞窗口从8KB增长到32KB所需的最长时间是( )。
A. 4ms
B. 8ms
C. 24ms
D. 48ms
最长时间,在拥塞避免下,拥塞窗口线性增长,所需时间最长
32-8=24 24个RTT
24x2=48ms
答案:D
6.[拥塞控制] 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已建立一个TCP连接,最大段长MSS=1KB,甲一直向乙发送数据,当甲的拥塞窗口为16KB时,计时器发生了超时,则甲的拥塞窗口再次增长到16KB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 4 RTT
B. 5 RTT
C. 11 RTT
D. 16 RTT
这是个人理解,不知对错,以后再修改,疲惫了
第1题的图:
经过3个PTT时,拥塞窗口为8,达到门限值16/2=8
拥塞窗口值线性增长
16-8=8
8+3=11
所以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