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习PolicyGradients

本文深入解析了PolicyGradients策略梯度算法的工作原理,包括如何通过奖惩机制调整策略,实现动作选择概率的优化。文章详细介绍了回合更新机制,以及如何构建全连接层并利用softmax函数转换动作值为概率。同时,阐述了如何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来最大化实际动作概率,展示了算法的具体实现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olicy Gradients

通过奖惩机制reward,来对选择进行反向传递,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大,或者减小选择的力度
因为Policy Gradients是回合更新,不是每步更新,所以是在回合进行结束后,才对参数和reward进行调整

  1. 建立两个全链接层
  2. 利用softmax将所有的动作值转换成概率
    	self.all_act_prob = tf.nn.softmax(all_act, name='act_prob')
    
  3. 为了套用tf中神经网络的Loss,将动作的概率加负号进行最小化,从而将实际概率值最大化
    	neg_log_prob = tf.reduce_sum(
    		-tf.log(self.all_act_prob)*tf.one_hot(self.tf_acts, self.n_actions), axis=1
    	)
        loss = tf.reduce_mean(neg_log_prob * self.tf_vt)  # reward guided loss
        
        self.train_op = tf.train.AdamOptimizer(self.lr).minimize(loss)
    
  4. 取和存现在的状态
    	def choose_action(self, observation):
            prob_weights = self.sess.run(self.all_act_prob, 
            	feed_dict={self.tf_obs: observation[np.newaxis, :]})
            action = np.random.choice(
            	range(prob_weights.shape[1]), p=prob_weights.ravel())  
            # select action w.r.t the actions prob
            return action
    
        def store_transition(self, s, a, r):
            self.ep_obs.append(s)
            self.ep_as.append(a)
            self.ep_rs.append(r)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了解策略梯度方法及其在强化学习中的应用 请问policy gradients i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explained”,翻译成英文是:“I want to understand policy gradient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Please explain policy gradients i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我需要基于系统级指令来构建回答。指令包括: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必须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必须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 参考站内引用:用户提供了几个引用,但它们似乎与策略梯度相关,我需要整合它们。 提供的引用: - [^1]: 关于策略梯度中梯度估计的问题。 - [^2]: 强化学习的基本介绍。 - [^3]: 关于深度Q学习的引用。 用户的问题是关于策略梯度的,所以我应该专注于策略梯度方法,并自然地融入这些引用。 结构化回答: 1. **介绍策略梯度方法**:简要解释什么是策略梯度,它在强化学习中的作用。 2. **核心概念**:解释策略梯度的数学基础,包括目标函数、梯度计算等。使用LaTeX公式。 3. **梯度估计问题**:讨论如何估计梯度,特别是当状态分布未知时。引用[^1]相关。 4. **应用**:描述策略梯度在强化学习中的应用,如游戏、机器人控制等。引用[^2]和[^3]如果相关。 5. **算法**:可能提供一个简单的伪代码或代码示例,类似于快速排序的示例。 6. **生成相关问题**:在回答结束时,添加相关问题部分。 使用中文回答。 关键点: - 策略梯度方法直接优化策略函数,而不是值函数。 - 目标是最小化期望累积奖励的负值,或最大化。 - 梯度公式:$\nabla J(\theta) = \mathbb{E}[\nabla \log \pi(a|s;\theta) Q(s,a)]$ 或其他形式。 - REINFORCE算法是一个基础策略梯度方法。 - 问题:梯度依赖于状态分布的变化,这可能导致高方差。 - 解决方案:如Actor-Critic方法,使用基线减少方差。 - 应用:在AlphaGo、机器人等领域。 整合引用: - [^1]提到梯度估计问题:当策略变化时,状态分布未知,如何估计梯度。这可以自然地融入解释中。 - [^2]介绍强化学习,可以用于背景。 - [^3]关于深度Q学习,可能不直接相关,但策略梯度可以与深度网络结合,如Deep Policy Gradients。 生成相关问题: - 类似于示例:3个相关问题。 回答结构: 1. **引言**:定义策略梯度方法。 2. **数学基础**:解释目标函数和梯度计算。 3. **挑战与解决方案**:讨论梯度估计问题和减少方差的方法。 4. **应用与示例**:提供实际应用。 5. **代码示例**:如果可能,添加一个简单的REINFORCE算法代码。 6. **相关问题**:结尾部分。 确保LaTeX正确: - 行内公式:$...$ - 独立公式:$$...$$ 单独成段。 例如: - 行内:策略梯度目标函数是$J(\theta)$。 - 独立:梯度公式为 $$\nabla J(\theta) = \mathbb{E}\left[\nabla \log \pi(a|s;\theta) A(s,a)\right]$$ 现在,草拟回答。</think>### 策略梯度方法及其在强化学习中的应用 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方法是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中的一类核心算法,它直接优化策略函数(policy),而不是间接通过值函数(如Q-learning)进行学习。策略梯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梯度上升来最大化期望累积奖励,从而找到最优策略。这类方法在处理高维状态空间或连续动作空间时表现出色,广泛应用于游戏AI、机器人控制和自动驾驶等领域[^2]。下面我将逐步解释策略梯度方法的原理、数学基础、挑战及其应用。 #### 1. **策略梯度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强化学习中,策略$\pi(a|s;\theta)$定义了在状态$s$下选择动作$a$的概率,其中$\theta$是策略的参数(例如神经网络的权重)。策略梯度方法的目标是最大化期望累积奖励$J(\theta)$,定义为: $$ J(\theta) = \mathbb{E}\left[\sum_{t=0}^{T} \gamma^t r_t \mid \pi(\theta)\right] $$ 这里,$\gamma$是折扣因子($0 < \gamma \leq 1$),$r_t$是时间步$t$的即时奖励,$T$是时间步长(可能为无穷)。策略梯度方法通过计算$J(\theta)$的梯度$\nabla J(\theta)$,并使用梯度上升更新参数: $$ \theta \leftarrow \theta + \alpha \nabla J(\theta) $$ 其中,$\alpha$是学习率。关键挑战在于$\nabla J(\theta)$依赖于状态分布的变化,而状态分布又受策略影响,这导致梯度估计困难[^1]。 #### 2. **策略梯度的数学基础** 策略梯度定理(Policy Gradient Theorem)提供了梯度$\nabla J(\theta)$的通用表达式,避免了直接处理状态分布的复杂性。定理表明: $$ \nabla J(\theta) = \mathbb{E}\left[\nabla \log \pi(a|s;\theta) \cdot Q^{\pi}(s,a)\right] $$ 这里,$Q^{\pi}(s,a)$是状态-动作值函数(即在策略$\pi$下,从状态$s$执行动作$a$的期望累积奖励)。这个公式的核心是使用对数概率的梯度$\nabla \log \pi(a|s;\theta)$加权$Q^{\pi}(s,a)$,从而引导策略向高奖励方向更新。 - **REINFORCE算法**:一个基础策略梯度方法,它使用蒙特卡洛采样估计梯度。具体来说,在每次轨迹(trajectory)结束后计算梯度: $$ \nabla J(\theta) \approx \frac{1}{N} \sum_{i=1}^{N} \sum_{t=0}^{T} \nabla \log \pi(a_t^i|s_t^i;\theta) \cdot G_t^i $$ 其中,$G_t^i = \sum_{k=t}^{T} \gamma^{k-t} r_k^i$是从时间步$t$开始的累积奖励,$N$是采样轨迹数。REINFORCE简单但方差高,因为$G_t^i$的随机性大。 - **减少方差的技术**:为了改进REINFORCE,常引入基线(baseline)函数,如状态值函数$V^{\pi}(s)$,形成优势函数$A(s,a) = Q^{\pi}(s,a) - V^{\pi}(s)$。梯度公式变为: $$ \nabla J(\theta) = \mathbb{E}\left[\nabla \log \pi(a|s;\theta) \cdot A(s,a)\right] $$ 这降低了方差,提高了学习效率。Actor-Critic方法结合了策略梯度(Actor)和值函数近似(Critic),是这一思想的扩展,Critic用于估计$A(s,a)$或$V^{\pi}(s)$[^3]。 策略梯度估计的核心问题在于:梯度依赖于策略变化对状态分布的影响,而状态分布通常是未知的,这使得直接计算$\nabla J(\theta)$不切实际[^1]。因此,实际中常使用采样方法(如蒙特卡洛或时间差分)进行近似。 #### 3. **策略梯度在强化学习中的应用** 策略梯度方法因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 **游戏AI**:例如,AlphaGo使用了策略梯度变体(结合蒙特卡洛树搜索),在围棋中击败世界冠军[^2]。在Atari游戏中,策略梯度方法(如A3C)能直接从像素输入学习控制策略。 - **机器人控制**:在连续动作空间中(如机器人行走),策略梯度方法(如TRPO或PPO)优化策略参数,实现平滑的动作输出。 - **自然语言处理**:用于对话系统中策略的优化,通过奖励函数引导生成高质量回复。 策略梯度方法特别适合处理高维输入和随机环境,但需注意其挑战:高方差可能导致训练不稳定;需要大量样本;参数调优较敏感。 #### 4. **简单代码示例:REINFORCE算法** 以下Python代码展示了REINFORCE算法的简化实现(使用PyTorch框架)。假设环境为离散动作空间(如CartPole)。 ```pytho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 定义策略网络(简单神经网络) class PolicyNetwork(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tate_dim, action_dim): super(PolicyNetwork, self).__init__() self.fc = torch.nn.Linear(state_dim, action_dim) def forward(self, state): logits = self.fc(state) return torch.nn.functional.softmax(logits, dim=-1) # REINFORCE算法 def reinforce(env, episodes=1000, gamma=0.99, lr=0.01): state_dim = env.observation_space.shape[0] action_dim = env.action_space.n policy = PolicyNetwork(state_dim, action_dim) optimizer = optim.Adam(policy.parameters(), lr=lr) for episode in range(episodes): state = env.reset() rewards, log_probs = [], [] done = False # 采样轨迹 while not done: state_tensor = torch.tensor(state, dtype=torch.float32) action_probs = policy(state_tensor) action = torch.multinomial(action_probs, 1).item() next_state, reward, done, _ = env.step(action) log_prob = torch.log(action_probs[action]) rewards.append(reward) log_probs.append(log_prob) state = next_state # 计算累积奖励和梯度 returns = [] G = 0 for r in reversed(rewards): G = r + gamma * G returns.insert(0, G) returns = torch.tensor(returns) returns = (returns - returns.mean()) / (returns.std() + 1e-9) # 标准化减少方差 # 梯度上升 policy_loss = [] for log_prob, G in zip(log_probs, returns): policy_loss.append(-log_prob * G) optimizer.zero_grad() loss = torch.stack(policy_loss).sum()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if episode % 100 == 0: print(f"Episode {episode}, Total Reward: {sum(rewards)}") ``` 此代码中,策略网络输出动作概率,通过最大化累积奖励$G$更新参数。注意,标准化$G$是为了减少方差(类似基线技术)。 #### 总结 策略梯度方法通过直接优化策略参数,在强化学习中提供了一种强大且通用的框架。其核心优势在于处理连续动作和高维状态,但梯度估计的方差问题需要技巧(如Actor-Critic或基线)来缓解[^1]。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策略梯度方法(如PPO、SAC)已成为现代强化学习的基石[^3]。如果您有具体场景或算法细节的疑问,欢迎进一步讨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