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编写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及完整源码
最长公共子序列是字符串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它涉及到两个序列并要求找出它们之间最长的公共子序列。在此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语言实现这一算法,并提供完整源码的示例。
算法思想:
首先,我们定义两个字符串S1和S2,它们的长度分别为m和n。接着,我们定义一个二维数组dp,其含义为dp[i][j]表示S1中前i个字符和S2中前j个字符的LCS长度。然后,我们设定dp[0][j]=0和dp[i][0]=0,当i和j均大于0时,计算公式如下:
若S1[i]==S2[j],则dp[i][j] = dp[i-1][j-1]+1;
否则,dp[i][j] = max(dp[i-1][j], dp[i][j-1])。
根据上述递推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如果需要求出具体的LCS,则需对dp数组进行回溯。从dp[m][n]开始,如果S1[i]==S2[j],则当前字符必定在LCS中,将其加入到结果中,然后i和j都减去1;否则,如果dp[i-1][j] > dp[i][j-1],说明当前元素不在LCS中,应该跳过S1中的当前字符,将i减1。反之,如果dp[i-1][j] < dp[i][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