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云服务架构的出现,主要都是围绕着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三大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其中个人认为是由于传统单独处理器的计算资源的局限性,导致云服务的产生。openstack提供的云架构方案,围绕着实例(如VM,docker等)的三大资源的分配管理,引入认证,计费和监控模块等模块形成完整的系统架构。
(寻根问底)
cpu内核处理程序过程:
首先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
1.预处理,生成预编译文件(.文件):
Gcc –E hello.c –o hello.i
2.编译,生成汇编代码(.s文件):
3.汇编,生成目标文件(.o文件):
Gcc –c hello.s –o hello.o
4.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Gcc hello.o –o hello
pe文件结构 :
可执行文件为机器码0101码,CPU能处理的也是0101码指令,这些指令集(如mv,push,jump汇编指令都对应特定0101码组成的机器指令)是CPU多核处理的单元指令(有些CPU高并发考虑,指令最多能分为数份同时交由多核CPU处理)。CPU中不同的核,调度处理不同的指令的效率,与CPU的主频有关单位为GHZ。这个主频和电子在电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有关。而CPU切换和调度机器指令在寄存器中处理效率,与主频有关。
CPU有不同的寄存器(一般的CPU都是由以下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而这些寄存存储的是二进制位0101(是由高低电平表示的),这个二进制位的处理电子元器件为coms管。通过高低电压的擦除产生了实现0101的转换,从而实现运算(可以参考《模拟电子技术-童诗白》和《数字电子技术》)。这个过程中必定会产生能耗和热。通过这CPU这个有限的面积内堆积大量的cmos管,散热必定是个问题,同时还会出现漏电现象。登纳德定律和摩尔定律渐渐失效。通过在单位面积内堆积更多的cmos管,来提高计算能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cmos管:
(cmos管高低电平的产生是由电子迁移(运动)到级极堆积形成电势产生的,高低电平0101切换速度过快,必定受电子在电介质中的传输速率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导致了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微观量子电路下,电子表现的不在是粒子性,而是波粒二象性
。能耗表现也不一样,产生热量也不一样。(参考《量子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