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协议格式

- 16位UDP长度表示整个数据报(UDP首部+UDP数据)的最大长度;
- 不可靠传输 : 如果校验出错,就直接丢弃;
UDP特点
- 无连接 : 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不需要简历连接;
- 不可靠 : 没有确认机制,没有重传机制;如果因为网络故障无法发送到对方,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返回任何的错误信息;
- 面向数据报 : 不能灵活的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数量; 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原样发送,既不会拆分,也不会合并;
- 全双工 : 通过一个UDP socket,即可读,又可写;
UDP的缓冲区
- UDP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送缓冲区,调用sendto会直接交给内核,由内核将数据传给网咯协议层协议进行后续的传输动作;
- UDP具有接收缓冲区,但是这个接收缓冲区并不能保证收到的UDP报的顺序和发送的UDP报的顺序一致,如果缓冲区满了,再到达的UDP数据就会被丢弃;
UDP注意事项
UDP协议首部有一个16位UDP长度,也就是说UDP最大能够传输的数据加上UDP首部也就64K,这个数字在当下来说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远不能满足我们现代的需求;
如果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超过64K,就需要在应用层手动的分包,分多次发送,收到以后再拼接;
UDP适用于即时通信
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
- NFS: 网络文件协议
-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BOOTP: 启动协议(用于无盘设备启动)
- DNS: 域名解析协议
- 自己编写UDP程序时定制的应用层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