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数据库高可用架构中,逻辑复制是实现数据同步和扩展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逻辑复制,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选择性地复制特定表的数据,而不必像物理复制那样进行全量数据库实例的复制。然而,逻辑复制槽的局限性在于它仅存在于主节点上,导致主备切换后新主节点无法继续向下游发送数据变更,直到重新创建或手动恢复逻辑复制槽。这种情况可能引发数据丢失,或者需要管理员手动干预,影响业务的连续性。
PostgreSQL作为优秀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提供了多种高可用性工具,其中 pg_failover_slot 插件专门解决了逻辑复制槽在主备切换时无法同步的问题,而IvorySQL 作为一款基于PostgreSQL研发的兼容Oracle的数据库,同样适配该插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安装和配置pg_failover_slot 插件,并说明它如何帮助IvorySQL 实现无缝的逻辑复制槽同步。
1.逻辑复制槽的原理及局限性
在PostgreSQL中,逻辑复制与物理复制不同,它允许对特定表的数据变动进行行级别的精细化控制,并可以跨数据库版本和架构同步数据。逻辑复制的关键是通过逻辑复制槽记录并维护主节点上的数据变更,这些变更可以被下游的订阅者捕获和应用。
1.1 逻辑复制槽的工作原理
逻辑复制槽是PostgreSQL维护数据变更的缓冲机制,它存储了自上次传输以来的数据增量,直到下游订阅者成功接收这些数据。复制槽还记录了下游订阅者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变更,以便在系统故障或网络问题时重新发送未完成的数据。
1.2 逻辑复制槽的局限性
逻辑复制槽仅在主节点上维护,因此在以下情况下会遇到问题:
故障转移后的数据丢失:当主节点宕机并且备节点被提升为主节点时,新的主节点没有复制槽的记录。此时,订阅者无法从新的主节点获取数据变更,直到管理员在新主节点上手动创建新的复制槽。
需要逻辑复制槽的手动创建及重新初始化:手动创建复制槽不仅繁琐,而且会造成数据同步的中断,可能需要重新初始化逻辑复制表,带来额外的负载和复杂度。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pg_failover_slot插件能够自动同步主备节点之间的逻辑复制槽,确保故障转移时数据的连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8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