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博主书籍:《Yocto项目实战教程:高效定制嵌入式Linux系统》
🎥 更多学习视频请关注 B 站:嵌入式Jerry
嵌入式工程师必修课:打通 AI 与嵌入式的核心逻辑与实践
前言
近年来,“AI + 嵌入式” 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不再依赖云端处理,而是直接在本地完成 AI 推理,这就是 边缘计算 的核心体现。那么,对于传统的嵌入式工程师而言,如何理解 AI?如何把 AI 技术与嵌入式开发结合?本系列博文的第一篇,就从嵌入式的角度出发,带你逐步建立起整体认识。

一、嵌入式的本质与价值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 资源有限、定制化强、贴近硬件。一个典型的嵌入式设备包括:
- 硬件:SoC、存储器、传感器、摄像头、显示屏。
- 系统:裁剪过的 Linux(Yocto/Buildroot)或 RTOS。
- 驱动:I2C、SPI、USB、显示、摄像头等外设接口。
- 应用:往往与硬件场景高度相关(工业控制、医疗监护、消费电子)。
传统嵌入式工程师的核心价值在于:能让硬件 可靠地跑起来,并且做到 稳定、低功耗、可量产。这正是任何 AI 应用能否真正落地的基石。
二、为什么 AI 要和嵌入式结合
很多人会问:AI 不是在云端跑大模型吗?为什么要放到嵌入式设备里?
原因主要有三点:
- 实时性:摄像头识别、机器人控制,需要毫秒级响应,云端无法保证。
- 隐私安全:医疗影像、车载监控,数据不适合上传云端处理。
- 带宽和成本:视频流数据量大,本地处理能大大降低带宽开销。
因此,AI 和嵌入式的结合,正是未来智能硬件的主流方向。
三、嵌入式工程师如何理解 AI(入门视角)
这里我们只做入门级别的解释,不涉及复杂的数学原理:
-
AI 的核心是什么?
- 训练:在服务器/PC 上,用大数据训练模型。
- 推理:在嵌入式设备上,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做预测。
-
为什么嵌入式只需要推理?
- 训练需要海量数据和算力(GPU/集群),这不是嵌入式的强项。
- 嵌入式设备只需把训练好的模型“跑起来”,输出结果即可。
-
嵌入式常见的 AI 框架:
- TensorRT(NVIDIA 平台加速)
- TensorFlow Lite(轻量级 AI 框架)
- ONNX Runtime(跨平台推理)
因此,嵌入式工程师理解 AI 时,只需要掌握 模型部署与优化,而不用深挖算法原理。
四、为什么选择 Jetson Nano / Orin Nano
在众多硬件平台中,Jetson 系列是非常适合入门的选择:
- 生态成熟:NVIDIA 提供 JetPack(系统 + 驱动 + AI 框架),一站式支持。
- 资料丰富:社区有大量教程和示例,新手容易跑通。
- 完整性强:支持摄像头输入、屏幕输出、GPU 加速,全链路体验 AI 视觉。
通过 Jetson Nano / Orin Nano,读者可以快速完成一个典型的 AI + 嵌入式入门实验:
摄像头采集 → AI 推理(如人脸检测) → 在屏幕实时显示结果。
这种“看得见结果”的学习方式,会极大提升学习动力。
五、入门学习路线(从嵌入式出发)
-
打好嵌入式基础
- Linux 系统裁剪(Yocto/Buildroot)
- 驱动开发(摄像头、显示、USB)
- 性能与功耗优化
-
初步理解 AI
- 知道什么是训练 vs 推理
- 会用现成框架(TensorRT、TFLite)跑模型
- 学会加载一个现成的模型(如 YOLO)
-
完成第一个 Demo
- 让摄像头 + 模型跑起来(人脸检测/物体识别)
- 对比 CPU 和 GPU 的差别,理解加速的价值
-
逐步进阶
- 模型优化(量化、剪枝)
- 更多应用场景(智能相机、机器人视觉)
六、总结
嵌入式工程师要进入 AI 领域,不需要从零变成算法专家。只要把握一个关键点:
- 嵌入式的核心仍然是系统与硬件;
- AI 在嵌入式里主要是模型推理与优化。
未来的嵌入式工程师,应该能独立打通 驱动 → 系统 → AI 推理 → 应用 这条完整链路。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 推荐博主书籍:《Yocto项目实战教程:高效定制嵌入式Linux系统》
🎥 更多学习视频请关注 B 站:嵌入式Jerry
698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