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U缓存机制完全实战:链表的工程落地与面试通关


📖 推荐阅读:《Yocto项目实战教程:高效定制嵌入式Linux系统
🎥 更多学习视频请关注 B 站:嵌入式Jerry



LRU缓存机制完全实战:链表的工程落地与面试通关

前言

“链表会了,真能写好LRU吗?”——LRU缓存机制是算法和工程面试的超高频考题,也是链表+哈希表综合应用的经典场景。本文以实战为主,手把手讲透核心实现思路与关键技巧,让你从“会链表”迈向“能设计高效缓存”。


一、什么是LRU缓存机制?

LRU(Least Recently Used)意为“最近最少使用”。在限定容量的缓存中,每次数据被访问,都认为它“最新”;容量满时,要踢掉最久没用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典型需求

  • **get(key):**查找key的值,若命中,则成为最新(移动到队头)。
  • **put(key, value):**写入key,若容量超,踢掉最旧的key。

要求:

  • get 和 put 操作都要 O(1) 完成!

二、为何必须用链表+哈希表?

  • 哈希表:O(1)查找节点。
  • 双向链表:O(1)插入/删除/移动节点,随时把任意节点挪到表头或表尾。

这两个结构组合起来,完美满足 LRU 所有需求,是工程界公认的标准方案!


三、实战代码:手写LRU缓存机制(C++完整版)

1. 设计思路图

哈希表 key -> 双向链表节点
双向链表:head <-> node1 <-> node2 <-> ... <-> nodeN <-> tail
- 最新的节点在 head 后面
- 最旧的节点在 tail 前面

2. 双向链表节点定义

struct Node {
    int key, value;
    Node *prev, *next;
    Node(int k, int v): key(k), value(v), prev(nullptr), next(nullptr) {}
};

3. 核心成员变量与辅助操作

class LRUCache {
private:
    unordered_map<int, Node*> cache; // key -> 节点映射
    int capacity;
    Node *head, *tail; // 虚拟头尾节点,简化插入/删除逻辑

    // 把节点从链表中摘除
    void remove(Node* node) {
        node->prev->next = node->next;
        node->next->prev = node->prev;
    }
    // 把节点插入到链表头(head后面)
    void insertToHead(Node* node) {
        node->next = head->next;
        node->prev = head;
        head->next->prev = node;
        head->next = node;
    }
public:
    // 构造函数
    LRUCache(int cap): capacity(cap) {
        head = new Node(0,0);
        tail = new Node(0,0);
        head->next = tail;
        tail->prev = head;
    }

4. 核心操作 get & put 实现

get操作
  • 查找哈希表,若存在:

    • 将节点挪到链表头,返回值;
    • 否则返回-1。
    int get(int key) {
        if (cache.count(key)) {
            Node* node = cache[key];
            remove(node);
            insertToHead(node); // 访问后变最新
            return node->value;
        }
        return -1; // 不存在
    }
put操作
  • key已存在:更新值,并挪到链表头;

  • key不存在:

    • 如已满,则删掉最旧节点(链表尾部)。
    • 新建节点插入到头,并加入哈希表。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if (cache.count(key)) {
            Node* node = cache[key];
            node->value = value;
            remove(node);
            insertToHead(node);
        } else {
            if (cache.size() == capacity) {
                Node* last = tail->prev;
                remove(last);
                cache.erase(last->key);
                delete last;
            }
            Node* node = new Node(key, value);
            cache[key] = node;
            insertToHead(node);
        }
    }
};

四、通俗易懂的代码逻辑小结

  • 双向链表,解决“随时挪动、删除”——只需前后指针,时间O(1)。
  • 哈希表,解决“查找节点”——不遍历链表,直接定位。
  • 虚拟头尾节点,让边界操作不写特判,更简洁安全。

五、工程应用思考与面试拓展

LRU 是链表的“综合应用大题”

  • 本质考查你能否把“数据结构的优点组合”到实际问题。
  • 实际开发中,缓存、消息队列、内存管理、进程调度等大量用到链表的灵活性。

LRU 变形练习

  1. 简易单链表实现LRU,体验删除节点的尴尬与低效
  2. 扩展为 LFU(最不常用缓存),引入多级链表
  3. 配合多线程,探究线程安全链表实现方案
  4. 工程系统分析:STL的list、Java LinkedHashMap的底层实现与线程安全问题

六、手写小练习题目推荐

  1. 单链表反转(加深对指针的理解)
  2. 双向链表手写实现(训练基本操作,尤其插入/删除)
  3. LRU缓存机制(综合运用链表与哈希表,亲手实现至少一遍)
  4. 删除链表中的倒数第k个节点(快慢指针技巧)
  5.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链表归并)
  6. 环形链表检测(快慢指针)

七、结语

LRU 不是“链表应用的尽头”,但一定是你成为链表高手的必经之路。
建议每位同学都要手写实现一次完整的LRU,真正体会链表和哈希表的威力——
不仅仅为了面试,更为了以后能把“合适的数据结构”用到最合适的场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