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干货君
图/ 网络
最近看到一个很气人的面试帖子:
“面了一个6年经验的,技术问题答得稀烂,支支吾吾说要20k,翻开简历跳了七家公司,当时就给怼了一顿。
这种能力,谁给你的自信?
”

截图于“脉脉”
要不说我们得持续学习保持竞争力呢?本来人到中年就够焦虑的了,要是碰上几个这种爱怼人的面试官,尊严得摁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了。
看到评论区点靠前的都是怼楼主的,我就放心了:
“给不了就给不了,你凭啥怼人,真把自己当颗蒜了”
“谁给你的自信?能力菜那是他的问题,怼人就是你的问题了”
“都是打工的,还能打出优越感?”
关于跳槽频繁的问题,有程序员觉得可能是公司的原因,不一定是面试者自己想跳槽:“今年公司倒闭多少,没点13数吗?跳槽是他主动的吗?是他没选好公司,怼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也有人觉得这面试者态度诚恳:“这老哥是老实人啊,经历都是真的,你也是个自负的人,不知道天高地厚”。

截图于“脉脉”
也是,看看现在的环境,其实很多人的简历都会掺点水,比如夸大项目经历,谎报职级和薪资,隐去时间短的工作经历等等,这位老哥敢把7家工作经历都往上写,足以见其老实。
而提到薪资报价,也有网友替这位老哥抱不平:“6年经验要20k已经很没自信了好吧”
那么
为啥大家对于如今程序员找工作会有这么多的“愤愤不平”
?看看那些公司的招聘JD和实际面试情况就一清二楚了。
想必大家没少见过这样的场景:
比如JD上赫然写着“招聘xxx高级工程师,工作经验5年以上,薪资10-15k”,真不是开玩笑,有些沙雕公司就是干得出这种事,用
魔鬼的价格妄想找来神仙级的员工
,你以为这是搞融资呢?
再比如网上常有沙雕面试官匿名吐槽求职者“简历都不自行打印带一份,还来面什么试?”“今天面了个35岁的程序员,还敢要加总包100w,脸呢?”“最近和一个求职者线上聊面试,问他愿不愿意加班,直接把我拉黑,有病?”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让人头顶三个问号的场景,也不知道这些人是谁给的勇气和自信,
真把平台价值当成个人价值了
?离开了公司,很多人啥也不是,我们都有跳槽或者被裁的那一天,都有35岁的那一天,都有“听到加班就想说去你丫的”那一天,
今天的你为难他人,哪天也会有你被为难的时候
。
但话又说回来,要想自己掌握主动权,
只有自己走的时候没有被公司裁掉的风险,只有自己谈薪资的话语权而不是被HR压着砍价,只有自己想下班就走的时候而不是“被迫营业”到凌晨还在敲代码
。这些都是要靠实力做支撑,有能力怎么折腾都行,没能力那不叫折腾,那叫“作”,早晚自己把自己作死。
我们没法左右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就像那位发帖的面试官一样,人家想怼就怼,反驳无力,人们愤怒往往是因为被戳穿了真相。而“人到中年不如狗”从来都是说给这种人听的,中年人生事业家庭双美满的人,也就当这是个“笑话”了。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个人有两点建议:
一是不断改变。让自己的进步速度跟得上工作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也许这个改变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但那也代表你还有进步空间而且你知道错在哪儿。有时候不改变的代价可能更大。
二是提高天花板
。刚工作的年轻人可能在前期进步速度会飞快,因为那是完全的“吸收期”,只要你努力,总能成长。但长期来看,我们更应该聚焦于那些平稳过渡的时刻,这些进步很慢甚至毫无进步的时刻,是最依赖于个人的天花板的,
你的职场生涯天花板有多高,你的速度就有多快
。
就像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说的:“
不要沿着已有的道路行进,要到没有路的地方另辟蹊径
。”
- END -
今日留言区话题讨论
对于这种面试官,你会怎么回应?
技术社群
欢 迎 加 入 【 程 序 员 干 货 站 】 读 者 群 , 这 里 有 很 干 的 技 术 干 货 , 有 料 的 行 业 讯 息 , 有 趣 的 程 序 员 伙 伴 , 进 群 方 式 见 下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