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BECOME a GOOD THEORETICAL PHYSICIST(转载的)

本文分享了成为优秀理论物理学家的学习路径,包括数学、力学、经典场论、量子力学等领域的深入学习,并介绍了朗道制定的理论物理最低标准考试内容,旨在帮助有志于理论物理研究者明确学习方向。

本人读的是物理相关专业,但是学了半天感觉稀里糊涂,特此转载两位大牛的相关见解,好歹也看看物理到底是什么东西,再看看博客《学术腐败是历史的必然》一文就颇有收获了。

一:如何成为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

Gerard 't Hooft关于成为理论物理学家要学习的内容给出了一些罗列、建议、说明, 并且有相关的资源链接。

下面的连接是hmy的翻译版(翻译版有关于外文原版的网页地址):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3010402/

 

二:landau位垒:

具体内容:1. 数学 1
考试内容: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张量分析与微分几何
2. 力学
考试内容:Landau-Lifshits I, 除以下小节:27, 29, 30, 37, 51 (1988)
V.I.Arnold,Mathematical methods of classical mechanics
3. 经典场论
考试内容:Landau and Lifshits II, 除以下小节:50, 54-57, 59-61, 68, 70, 74, 77, 97, 98, 102, 106, 108, 109, 115-119 (1989)
4.数学 2
考试内容:复变函数,特殊函数(Bessel,椭圆,gamma,正交多项式),积分变换
5.量子力学
考试内容:Landau-Lifshits III (1989) 除以下小节:29, 49, 51, 57, 77, 80, 84, 85, 87, 88, 90, 101, 104, 105, 106-110, 114, 138, 152
6.量子电动力学
考试内容:Landau-Lifshits IV (1980) 除以下小节:9, 14-16, 31, 35, 38-41, 46-48, 51-52, 55, 57, 66-70, 82, 84-85, 87, 89-91, 95-97, 100-101, 106-109, 112, 115-144
7.统计物理学 I
考试内容:Landau-Lifshits V 除以下小节:22, 30, 50, 60, 68, 70, 72, 79, 80, 84, 95, 99, 100, 125-127, 134-141, 150-153, 155-160
8.连续介质力学
考试内容:流体力学,Landau-Lifshits VI (1986) 除以下小节:1, 13, 14, 21, 23, 25-27, 28, 30-32, 34-48, 53-59, 63, 67-78, 80, 83, 86-88, 90, 91, 94-141
9.连续介质电动力学
考试内容:Landau-Lifshits VIII (1982) 除以下小节:1-5, 9, 15, 16, 18, 25, 28, 34-35, 42-44, 56-57, 61-64, 69, 74, 79-81, 84, 91-112, 123, 126
10.统计物理学 II
考试内容:Landau-Lifshits IX (1978),考以下小节:1-5, 7-18, 22-27, 29, 36-40, 43-48, 50, 55-61, 63-65, 69
11.物理动理学
考试内容:Landau-Lifshits X (1979),考以下小节:1-8, 11, 12, 14, 21, 22, 24, 27-30, 32-34, 41-44, 66-69, 75, 78-82, 86, 101.
在哈尔科夫工作期间, 24岁的朗道为希望追随他工作的研究生们制定了“理论物理最低标准”,即后来有人称为朗道“势垒”的一套考试. 按照以后规范化了的要求,“最低标准”由一门数学和八门理论物理面试组成. 后八门是理论力学、经典场论包括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统计物理、非相对论量子力学、连续介质电动力学、物理动理学、连续介质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量子场论. 考试中注重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框架. 朗道有一次对年轻学生说,有准备的人应能在三个月里通过“最低标准”,如果需做准备也应能在一年内完成. 朗道的许多自立门户的学生,也曾先后按“最低标准”取录学生. 其实,对于有志于理论物理研究的俄国学生,“最标准”谈不上是个“势垒”,他们通常在大学本科就开始闯关.最初朗道自己主持每次考试,后来由他的教授级的助手们分担大部课程,但第一门数学和最后一门量子场论总是由朗道本人出面. 朗道备有一个笔记本,他亲自记录下最终通过考试的人名和年份. 从1933年到1961 年底,总共有43 个名字记录在案。 据不完全统计,这43人中至少有18人后来成为苏联或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院士或通讯院士,有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名单中唯一的非苏联公民是1935年在哈尔科夫通过考试的匈牙利人L szlÕTisza,他比朗道大一岁, 1941 年移居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到退休,现仍健在. 还有少数人在通过“势垒”之后,精疲力尽、心力交瘁,从此销声匿迹.

(1)普通用户端(全平台) 音乐播放核心体验: 个性化首页:基于 “听歌历史 + 收藏偏好” 展示 “推荐歌单(每日 30 首)、新歌速递、相似曲风推荐”,支持按 “场景(通勤 / 学习 / 运动)” 切换推荐维度。 播放页功能:支持 “无损音质切换、倍速播放(0.5x-2.0x)、定时关闭、歌词逐句滚动”,提供 “沉浸式全屏模式”(隐藏冗余控件,突出歌词与专辑封面)。 多端同步:自动同步 “播放进度、收藏列表、歌单” 至所有登录设备(如手机暂停后,电脑端打开可继续播放)。 音乐发现与管理: 智能搜索:支持 “歌曲名 / 歌手 / 歌词片段” 搜索,提供 “模糊匹配(如输入‘晴天’联想‘周杰伦 - 晴天’)、热门搜索词推荐”,结果按 “热度 / 匹配度” 排序。 歌单管理:创建 “公开 / 私有 / 加密” 歌单,支持 “批量添加歌曲、拖拽排序、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系统自动生成 “歌单封面(基于歌曲风格配色)”。 音乐分类浏览:按 “曲风(流行 / 摇滚 / 古典)、语言(国语 / 英语 / 日语)、年代(80 后经典 / 2023 新歌)” 分层浏览,每个分类页展示 “TOP50 榜单”。 社交互动功能: 动态广场:查看 “关注的用户 / 音乐人发布的动态(如‘分享新歌感受’)、好友正在听的歌曲”,支持 “点赞 / 评论 / 转发”,可直接点击动态中的歌曲播放。 听歌排行:个人页展示 “本周听歌 TOP10、累计听歌时长”,平台定期生成 “全球 / 好友榜”(如 “好友中你本周听歌时长排名第 3”)。 音乐圈:加入 “特定曲风圈子(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参与 “话题讨论(如‘你心中最经典的钢琴曲’)、线上歌单共创”。 (2)音乐人端(创作者中心) 作品管理: 音乐上传:支持 “无损音频(FLAC/WAV)+ 歌词文件(LRC)+ 专辑封面” 上传,填写 “歌曲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