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目录
1.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发展动力
1.1操作系统的目标
- 方便性:配置OS后可使计算机更容易使用(不需要手工输入0,1码)
- 有效性:有效控制和管理计算机各种软硬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可扩充性:便于扩充新功能
- 开放性:不同机型可运行相同的程序
1.2操作系统的作用
- 从用户的角度看:OS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是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
-
从计算机资源的角度看:OS是计算机系统资源(包括软硬件资源,处理机、存储器、I/O设备、文件等)的管理者
-
从功能扩充的角度看:增加了OS的计算机,成为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扩充机器或虚机器
1.3操作系统的发展动力
- 人工操作方式
- 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 单道批处理系统
- 多道批处理系统
- 分时系统
- 实时系统
2.操作系统的定义:P9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有效性),以及方便用户(方便性)的程序的集合
3.现代操作系统四个特征
- 并发性:多道用户程序可在同一时间间隔中运行
- 共享性:系统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的进程共同使用(包括互斥共享和同时访问)
- 虚拟性:系统物理资源可虚拟为多个逻辑资源
- 异步性:内存中多个并发的进程以异步方式运行(p16)
4.操作系统主要功能
- 处理机管理:进程控制、进程同步
- 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虚拟存储器)
- 设备管理: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设备独立性、虚拟设备
- 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文件系统
- 用户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图形接口
5.现代操作系统结构设计:微内核OS结构
微内核技术:精心设计的,能实现现代OS核心功能的小型内核,常驻内存。
通常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因此OS的大部分功能和服务,都是由若干服务器来提供的,如文件服务器、作业服务器和网络服务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