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篇我对微信侵占我生活时时刻刻的抱怨文章。
而是我在想,为什么是微信?让我每天会打开无数次?**
我想梳理我的思路,关于微信如何侵占我们时间历史事件和逻辑。
一.让社交给70~50后一条路
一开始的QQ是我们社交的主体,我们的一切都在上面,动态的分享,思绪的书写和与人与人交流全在那里。QQ越来庞大,对各个接口都会接入,对于我来说那时候的QQ就是一个社交的门户网站。我在想此时的QQ会是我们社交最好的工具,以后也许也会是的。
为什么最后我的社交开始有所转移?微信开始慢慢用的多了起来?
其实答案是简单的,对于微信的过度分析也是没有必要的。微信的崛起是微信让70~50后的社交更加方便。其中他们可以更方便的技术就是——语音聊天。
其实那时候的整体环境中,70~50后其实他们也是互联网的潜在用户,虽然80后是开始慢慢正式的接触到互联网,那个时候互联网也在慢慢发展,可是互联网对于70~50后的人群来说,是有一定门槛的,首先是对接入互联网的机器(电脑)他们是自带害怕。可是当我们开始使用手机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对于电脑的害怕和不会用,一些小毛病开始显露出来了,比如打字。其实70~50年代的,他们不是很擅长打字的,或者说,他们对于打字聊天,打字社交其实不是天生敏感的。
来,我们来想想,当时微信带给我了什么?当父母和我们下载了微信的时候,父母不会再慢慢的打字,我们在慢慢的等他们打字,而是他们的语言发给了我们。快且方便。
这个是一个技术的发展,然后解决了一个生活痛点的故事,这个故事美妙在,时间刚刚好,微信是赶上这个时间节点的前几名也是最幸运的一个。
微信是什么,我想微信对于对于他们是方便的连结。
二.我们钱包
对于我们的社交,80年代之后,我们可以选择的路径很多,我们不守社交条件的制约,什么都无法让我们放弃表达。所以,对于我来说,不管是QQ还是微信,我们都可以社交和表达。
微信改变80年代之后的人群,是因为他成为了我们的钱包。聊天的时候不用退出微信界面就可以支付,每次支付的时候顺便打开微信看看有什么消息,这些便利的感觉,让我们离不开微信。
微信是什么,我想微信对于我们是移动的钱包。
三.让手机里只有一个APP
我们知道APP已经太多了,我们的手机里的APP有时候会多到我们的手机内存会不够用。为了一个功能,我们都需要下载一个APP,可是那个功能我们如果不常用的话,我们其实很久不能用一次。
我们的需求已经很明显了,我们需要足够小,功能足够多,查找更加方便的APP。为什么不把他们都放到微信上呢?小程序诞生了。
通过小程序,我们可以将我们不喜欢的微信群聊功能进行加强和扩充,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工具直接在微信上使用,凭借微信收集我们的大数据,我们的在小程序上获得的一些功能可谓是量身定做。
小程序就在那里,他不会影响你,小程序的理念就是,随用随想起。
四.微信的未来是什么?
我想谈谈未来,其实我更想谈谈如果取代微信。
我想取代微信,大家都会笑我,我想其实方法说起来很简单。用微信的方法去取代它。
微信的方法是:一个技术突破的运用,解决一群人的痒点,让他们来到我们的身边,再带动社交效应让其他人接触我们。开通新的业务,留住用户,让他们习惯,让他们经常打开。还有,最后一点给他们惊喜,给社会制造效应。
笑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