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递归函数对少儿来说可能有些抽象,但通过生动的比喻、可视化的演示和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递归的基本概念
引入递归:
目标:让孩子理解递归是“自己调用自己”的过程。
例子:
-
俄罗斯套娃:告诉孩子,递归就像打开一个俄罗斯套娃,每次打开都会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套娃,直到最小的那个为止。
-
讲故事:讲一个关于“故事里的故事”的例子,比如:
-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
互动:
问孩子:“你能想到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重复的、一层一层的吗?”(比如:剥洋葱、数数等)
演示递归:
目标:让孩子直观地看到递归函数是如何工作的。
例子:
-
使用图形化编程工具(如Scratch)或简单的Python代码来演示递归。
Scratch示例:
- 创建一个“画圈圈”的递归函数:
-
每次画一个圆,然后缩小半径,再调用自己。
- 设置一个条件(比如半径小于10时停止),防止无限递归。
-
-
让孩子观察递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