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研发相关小知识随笔

1.用户故事(User story)

对于软件系统功能的非正式自然的语言描述。从用户的角度编写,基于5W的模型:<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我想要<某物What>,因为<某种原因Which>

其中主要强调的是五者的关联性,并不是死板一成不变的,例如我们作为图书入库管理员(who)在电脑上(where)图书入库登记时(when),需要一个界面(what),来记录图书的各个详细信息(which)。其中where和when就不是必须。

书写用户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与客户和内部团队人员进行沟通,最终明确真实需求和所有人的目标一致,避免开发过程中发生变化。

2.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主要目的是为了对需求进行明确化(从数据对象出发),基本元素包括: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文件)和外部实体。

主要就是把流程和过程进行一定的解释,把行为剖析,例如:管理员(外部实体)在电脑上打开借阅表(数据流 A点),将某本书的状态从已借出修改成为收回(加工),并保存(数据存储)。那么库存表(数据流 B点)中该书的数量从0变为1(加工),并返回一个界面(数据流 C点)。管理员看到某书的状态已经成功为收回,数量库存变成1了。

3.功能流程图

就是从各个方面思考这个产品的功能和情况,例如:

输入用户名 –> 输入密码 -> 判断1 –> 用户名密码正确,转向main页面。

                                            判断2 -> 用户名错误,提示信息:该用户不存在

                                            判断3 –> 密码错误,提示信息: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判断4 –> 无法访问服务器,提示信息:服务器开小差了

4.UI界面

把各个页面具象化呈现出来,可以先用纸笔简单描述和设计。

5.数据结构和ER图

ER图就是将各个数据对象的数据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展示:

例如: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6704a2a13675b6b7a452c045f42d1a65.png

数据对象有:学生,课程表,社团

而学生的数据结构包含字段:学号、姓名、专业等。

每个学生拥有唯一的一个课程表,课程表作为数据对象,包含的字段有:课程、班级等

而每个学生可以参与多个社团,而每个社团的数据结构包含的字段有:社团名称等

而学生可以有职位:班长,学生会干部等等,用于专门存储他的职位信息。

6.RESTful API接口

接口就是把功能模块化的结果,好处是减少重复代码的不断书写,便于快速定位问题。例如对图书信息这个对象,设计了四个接口:查看指定图书的详情、新增一本图书、相关信息编辑,删除一本图书。

7.测试用例

就是测试这个产品的各个功能,同时注意记录出现的问题缺陷和测试结果与调试过程结果。

比如:

测试编号:P001

测试页面:登录页面

测试功能:图书馆登录功能

测试用例: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

期望测试结果:用户可以登录,并转到主页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