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面试准备

Java

深拷贝和浅拷贝的区别

  • 深拷贝和浅拷贝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真正获取一个对象的复制实体,而不是引用。

  • 浅拷贝(shallowCopy)只是增加了一个指针指向已存在的内存地址,

  • 深拷贝(deepCopy)是增加了一个指针并且申请了一个新的内存,使这个增加的指针指向这个新的内存,

  • 使用深拷贝的情况下,释放内存的时候不会因为出现浅拷贝时释放同一个内存的错误。

接口

  • 常量都是public static final修饰;
  • 方法都是public abstract修饰;

重写与重载

1. 重写(Override)

存在于继承体系中,指子类实现了一个与父类在方法声明上完全相同的一个方法。

为了满足里式替换原则,重写有以下三个限制:

  • 子类方法的访问权限必须大于等于父类方法;
  • 子类方法的返回类型必须是父类方法返回类型或为其子类型。
  • 子类方法抛出的异常类型必须是父类抛出异常类型或为其子类型。

使用 @Override 注解,可以让编译器帮忙检查是否满足上面的三个限制条件。

2. 重载(Overload)

存在于同一个类中,指一个方法与已经存在的方法名称上相同,但是参数类型、个数、顺序至少有一个不同。

应该注意的是,返回值不同,其它都相同不算是重载。

容器

容器主要包括 Collection 和 Map 两种,Collection 存储着对象的集合,而 Map 存储着键值对(两个对象)的映射表。

Collection

img

1. Set
  • TreeSet:基于红黑树实现,支持有序性操作,例如根据一个范围查找元素的操作。但是查找效率不如 HashSet,HashSet 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 O(1),TreeSet 则为 O(logN)。
  • HashSet:基于哈希表实现,支持快速查找,但不支持有序性操作。并且失去了元素的插入顺序信息,也就是说使用 Iterator 遍历 HashSet 得到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 LinkedHashSet:具有 HashSet 的查找效率,并且内部使用双向链表维护元素的插入顺序。
2. List
  • ArrayList:基于动态数组实现,支持随机访问。
  • Vector:和 ArrayList 类似,但它是线程安全的。
  • LinkedList:基于双向链表实现,只能顺序访问,但是可以快速地在链表中间插入和删除元素。不仅如此,LinkedList 还可以用作栈、队列和双向队列。
3. Queue
  • LinkedList:可以用它来实现双向队列。
  • PriorityQueue:基于堆结构实现,可以用它来实现优先队列。

Map

img

  • TreeMap:基于红黑树实现。
  • HashMap:基于哈希表实现。
  • HashTable:和 HashMap 类似,但它是线程安全的,这意味着同一时刻多个线程同时写入 HashTable 不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它是遗留类,不应该去使用它,而是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来支持线程安全,ConcurrentHashMap 的效率会更高,因为 ConcurrentHashMap 引入了分段锁。
  • LinkedHashMap:使用双向链表来维护元素的顺序,顺序为插入顺序或者最近最少使用(LRU)顺序。

HashMap扩容

什么时候扩容

当向容器添加元素的时候,会判断当前容器的元素个数,如果大于等于阈值—即当前数组的长度乘以加载因子的值的时候,就要自动扩容啦。

  • 链表达到8的时候才会转换为红黑树结构(红黑树是以空间内存换时间)
  • 当负载因子为0.75且链表长度大于8时概率很低,除非极端情况下,基本使用的还都是链表结构。
  • 向集合中添加元素时,会使用(n - 1) & hash的计算方法来得出该元素在集合中的位置,其中n是集合的容量,hash是添加的元素进过hash函数计算出来的hash值。因此hashMap的容量扩容时一定是2的幂次

并发

wait() notify() notifyAll()

调用 wait() 使得线程等待某个条件满足,线程在等待时会被挂起,当其他线程的运行使得这个条件满足时,其它线程会调用 notify() 或者 notifyAll() 来唤醒挂起的线程。

它们都属于 Object 的一部分,而不属于 Thread。

只能用在同步方法或者同步控制块中使用,否则会在运行时抛出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使用 wait() 挂起期间,线程会释放锁。这是因为,如果没有释放锁,那么其它线程就无法进入对象的同步方法或者同步控制块中,那么就无法执行 notify() 或者 notifyAll() 来唤醒挂起的线程,造成死锁。

wait() 和 sleep() 的区别

  • wait() 是 Object 的方法,而 sleep() 是 Thread 的静态方法;
  • wait() 会释放锁,sleep() 不会。

yield()

对静态方法 Thread.yield() 的调用声明了当前线程已经完成了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切换给其它线程来执行。该方法只是对线程调度器的一个建议,而且也只是建议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其它线程可以运行。

join()

在线程中调用另一个线程的 join() 方法,会将当前线程挂起,而不是忙等待,直到目标线程结束。

互斥同步

1. 锁的实现

synchronized 是 JVM 实现的,而 ReentrantLock 是 JDK 实现的。

2. 性能

新版本 Java 对 synchronized 进行了很多优化,例如自旋锁等,synchronized 与 ReentrantLock 大致相同。

3. 等待可中断

当持有锁的线程长期不释放锁的时候,正在等待的线程可以选择放弃等待,改为处理其他事情。

ReentrantLock 可中断,而 synchronized 不行。

4. 公平锁

公平锁是指多个线程在等待同一个锁时,必须按照申请锁的时间顺序来依次获得锁。

synchronized 中的锁是非公平的,ReentrantLock 默认情况下也是非公平的,但是也可以是公平的。

5. 锁绑定多个条件

一个 ReentrantLock 可以同时绑定多个 Condition 对象。

使用选择

除非需要使用 ReentrantLock 的高级功能,否则优先使用 synchronized。这是因为 synchronized 是 JVM 实现的一种锁机制,JVM 原生地支持它,而 ReentrantLock 不是所有的 JDK 版本都支持。并且使用 synchronized 不用担心没有释放锁而导致死锁问题,因为 JVM 会确保锁的释放。

CountDownLatch

用来控制一个或者多个线程等待多个线程。

维护了一个计数器 cnt,每次调用 countDown() 方法会让计数器的值减 1,减到 0 的时候,那些因为调用 await() 方法而在等待的线程就会被唤醒。

CyclicBarrier

用来控制多个线程互相等待,只有当多个线程都到达时,这些线程才会继续执行。

和 CountdownLatch 相似,都是通过维护计数器来实现的。线程执行 await() 方法之后计数器会减 1,并进行等待,直到计数器为 0,所有调用 await() 方法而在等待的线程才能继续执行。

CyclicBarrier 和 CountdownLatch 的一个区别是,CyclicBarrier 的计数器通过调用 reset() 方法可以循环使用,所以它才叫做循环屏障。

CyclicBarrier 有两个构造函数,其中 parties 指示计数器的初始值,barrierAction 在所有线程都到达屏障的时候会执行一次。

Android知识

Android 系统启动流程

loader(引导程序加载到RAM)-> kenerl初始化(start_kener和reset_kener),启动initi进程->init fork一个zygote进程,管理所有的java进程->zygote fork SystemServer,管理AMS,PMS,WMS;

APP启动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获取AMS的引用,startActivity ->socket发送信息,zygote fork创建进程->ActivityThread main 创建application

  • 用Socket原因是,怕父进程binder线程有锁,然后子进程的主线程一直在等其子线程(从父进程拷贝过来的子进程)的资源,但是其实父进程的子进程并没有被拷贝过来,造成死锁,所以fork不允许存在多线程。而非常巧的是Binder通讯偏偏就是多线程,所以干脆父进程(Zgote)这个时候就不使用binder线程

PMS

  • 管理安装包,安装APK,管理APK;
  • 扫描app,获取AndroidManifest.xml,解析Manifest,加载入口activty(AMS查)

为什么要PMS

  • 每次开启app需要遍历/data/app ,跳转的app;
  • I/O操作获取AndroidManifest.xml;
  • dom解析Manifest,Activity标签(找到入口activity);
  • 加载入口Activity;

Handler

①先说handler导致activity内存泄露的原因: handler发送的消息在当前handler的消息队列中,如果此时activity finish掉了,那么消息队列的消息依旧会由handler进行处理,若此时handler声明为内部类(非静态内部类),我们知道内部类天然持有外部类的实例引用,那么就会导致activity无法回收,进而导致activity泄露。 ②为何handler要定义为static? 因为静态内部类不持有外部类的引用,所以使用静态的handler不会导致activity的泄露 ③为何handler要定义为static的同时,还要用WeakReference 包裹外部类的对象? 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使用外部类的成员,可以通过"activity. "获取变量方法等,如果直接使用强引用,显然会导致activity泄露。

BroadcastReceiver

  • 不能做耗时操作(ANR),也不能用子线程完成耗时操作,因为一旦广播结束,在进程中很容易优先被杀死,此时工作线程也会被杀死,只能在onreceive内开启Service,交给service处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