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于工科来说,服务社会是一个很自然也符合工科定位的一个目标,工学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被应用、服务社会并创造价值,事实上,一项工科应用如果没有创造价值,那么即使在其他方面有过人之处,一般也不会受到重视,比如创新性不错的话最终也只能落个空想主义的称号。
相比而言,经管类也许更是需要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学科,毕竟,其大部分的理论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实践,其理论的存在也是基于应用的效果。同理,农林和医学也应该是服务社会的典型学科,有所不同的是,它们更加直接地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文史&艺术、理科——一个是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一个是对于人类所处的物理世界的探索,对于这两类学科来说,服务社会的目标似乎有些怪怪的——和它们的追求没什么直接关系,如果说有,那么多半是间接的:一个学术理论迟早会有用武之地;或者另一方面,这类纯学术的研究需要社会的了解并加以支持,毕竟它们看起来不那么有用。
法学可能更为特殊,因为如果深究其最基本的价值观,会感到进入了哲学的领域,但如果从实用性的角度看,它与社会的联系可能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尽管如此,法律依然需要一点远离尘世的傲骨。
但如果社会要求大学的所有学科都需要以服务社会为目标,都变得有用,我想我们都要深思,这会带来什么。
当然,如果一所大学从经费到领导者、从指标到项目都是依赖政府的,以上的讨论并不是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