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

本文探讨了导师通常喜欢的研究生类型,包括科研能力、人际交往、执行力等软硬实力。硬实力包括个人科研能力和背景,而软实力涵盖听话、理解能力、心理健康、积极主动和执行力。具备这些特质的研究生往往能在学术生涯中更受导师青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又到了开学季,又有一批新的研究生步入到中国的高校学术圈当中。其中有些同学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开始接触科研项目,后面的科研生活自然是得心应手。但相信更多的同学对于科研可能还是零基础、浅了解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好后面导师安排的任务,更不确定自己能否得到导师的青睐。这里就给各位同学盘点一下导师一般都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如果你刚刚入学或者还没入学可以来看一看否则到了研二研三才知道这些也就晚了。

首先要知道在目前的中国学术圈内研究生如果想要度过一个好的硕士生涯那么一定要具备软实力/硬实力。如果二者不具备其中一项,那估计后面基本就面临躺平。

硬实力可以分为两种:

1.个人科研能力能力非常突出,有科研天赋,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的科研任务。

2.校长/院长是你家亲戚,或者导师是你叔叔/大伯/二舅之类。(记住,绝不是调侃)

软实力综合起来为硬实力之外的能力:

说包括人际交往、办事态度、精神状况以及个人品质等等都可以规划为软实力的象征。

  • 科研能力强(硬实力)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老师找一个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科研能力强的话其他很多情况不足老师其实是都可以忽略的。就是当你进入到课题组后就能保证出成果,科研潜力高或者是连科研能力都不需要培养。那么这样的学生导师是很喜欢的。就比如有的老师在招生信息上就明确的标出了希望学生本科期间就能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和比赛奖项之类的。

  • “听话”(软实力)

这里的这个听话要加引号的。因为很多老师对于听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首先要能听得进去老师的建议,比如导师给你做好规划要听,论文的批注和修改意见要采纳之类的。因为基本所有老师都是从学生这一个阶段过来的,所以导师还是能比较清晰的看到你现在的一个状况也比较清楚你可能缺一些什么或者说对你也有一些规划。一般来说老师都不会特意的去坑自己的学生,他既然给你说了让你去做某项工作一般都是有加自己的思考在里面的。

举个例子,很多导师在自己的项目组里都会要求学生要有定期的输入和输出,组会啥的。就哪怕你这个星期就只是读了论文也要在组会的时候汇报一下。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因为当我们读完一篇论文后需要我们有一些输出来把读过的内容沉淀下来。总结不需要太多但是要有。这个沉淀一方面能够加强我们的记忆,一方面当我们真的能把读到的东西写出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的理解论文里的内容。如果能够按照导师的要求坚持下来的话,当我们再过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大家的这个科研层次感就体现出来的。真的是能够“听话”的把老师的建议每一步走好的学生的整个读研生涯会比较顺利一些,老师和这样的同学合作心里也会更舒服一些。

  • 理解能力(硬实力)

还有一些老师会喜欢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也就是通俗来说的有悟性或者有缘分的同学。因为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风格,有些老师是不会把问题说的那么透彻的,因为如果老师每件事事无巨细的给你解释让你理解的话他自己也会很累的。

另外一种角度是从悟性的角度来讲,比如我们去读了一些文章然后能够去理解这篇文章所使用的的理论或者技术它是从什么样的动机、什么样的出发点去考虑的,它整体的思考回路,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个路径上去想有没有可能从其他的方式去拓展和优化。总结来说就是当我们读了一些文章后我们要能够理解为什么要去这么做,并且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在里面,这样的话可能会激发你有其他的思考。这也是一种悟性和理解能力。

如果要做科研的话,这种悟性还是蛮重要的,所以在招研究生的时候,有些老师也会关注这方面的一些特质。

  • 心理健康(软实力)

这里指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的内向、外向没关系。心理健康这一点还是蛮重要的。老师都希望同学来到自己的项目组后能够平平安安的读完我们的研究生、拿到毕业证顺利地离开。

  • 积极主动、自觉(软实力)

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有一定的自我驱动能力,也就是标题中的主动、自觉。如果老师带的研究生不多还好,假如你的老师是一位大牛,有不少研究生在这位老师手下干活。那么这位老师的精力势必不可能放到每个人身上。那么这个时候谁更积极主动谁就更能引起老师的关注,可能老师在这位同学身上就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指导之类的。PS:大家不要觉得这样是麻烦老师,老师其实喜欢这样的学生,毕竟谁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学生每个都积极好学呢。

  • 执行力(软实力)

其实不止老师,在现在这个年代这个社会,一个人如果执行力强,那么不管他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类型的工作都会更加引人注目招人喜欢的。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和学生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交代下去的任务呢?

其实在研究生的科研过程中,执行力强并不意味着老师交代下来的每项任务我们都能很出色的完成,毕竟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老师所给的科研项目的难度也是有高低的。有的项目就是难就是研究不出结果这当然也不是我们的错。但执行力强要求我们科研项目中遇到困难卡主时可以主动的和老师沟通,表达遇到的问题和老师交流寻找解决方案,保证项目的进度顺利。这是我认为在科研中执行力的体现。

  • 实在(软实力)

导师都喜欢实在的学生,比如说某件事情或者某件任务,你觉得能干就是能干,觉得不能干就是不能干,然后觉得有什么安排的不太妥的地方可以去和老师商量。千万不要导师在跟你去商量什么计划的时候先全部OK的答应下来,但是到实际落地去做去推动的时候又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找借口告诉老师为什么你没有把它推动下去。

其实有时候我们刷的一些小心思老师不是看不出来,老师其实都懂只不过是没有明说罢了。大家实实在在的把老师交待的工作做好,真要是遇到难题和老师坦白说就好了,千万不要去找什么借口。

以上的观点,仅从个人角度出发,收集资料进行论证。也不需要同学们拥有上述的所有特点,基本上能占个二到三条就能够得到大多数老师的青睐了。根据上述陈列的特点,建议各位同学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取得更好的发挥。

python+opencv简谱识别音频生成系统源码含GUI界面+详细运行教程+数据 一、项目简介 提取简谱中的音乐信息,依据识别到的信息生成midi文件。 Extract music information from musical scores and generate a midi file according to it. 二、项目运行环境 python=3.11.1 第三方库依赖 opencv-python=4.7.0.68 numpy=1.24.1 可以使用命令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来安装所需的第三方库。 三、项目运行步骤 3.1 命令行运行 运行main.py。 输入简谱路径:支持图片或文件夹,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都可以。 输入简谱主音:它通常在第一页的左上角“1=”之后。 输入简谱速度:即每分钟拍数,同在左上角。 选择是否输出程序中间提示信息:请输入Y或N(不区分大小写,下同)。 选择匹配精度:请输入L或M或H,对应低/中/高精度,一般而言输入L即可。 选择使用的线程数:一般与CPU核数相同即可。虽然python的线程不是真正的多线程,但仍能起到加速作用。 估算字符上下间距:这与简谱中符号的密集程度有关,一般来说纵向符号越稀疏,这个值需要设置得越大,范围通常在1.0-2.5。 二值化算法:使用全局阈值则跳过该选项即可,或者也可输入OTSU、采用大津二值化算法。 设置全局阈值:如果上面选择全局阈值则需要手动设置全局阈值,对于.\test.txt中所提样例,使用全局阈值并在后面设置为160即可。 手动调整中间结果:若输入Y/y,则在识别简谱后会暂停代码,并生成一份txt文件,在其中展示识别结果,此时用户可以通过修改这份txt文件来更正识别结果。 如果选择文件夹的话,还可以选择所选文件夹中不需要识别的文件以排除干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