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超参数和交叉验证

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中的超参数概念及其调整方法,探讨了交叉验证的目的与操作流程。通过实例说明如何通过粗调和细调来优化超参数,以及在对数空间内进行调节的技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

1.什么是超参数

没接触过机器学习的人可能对这个概念比较模糊。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1)参数值的产生由来

超参数是在开始学习过程之前设置值的参数(人为设置),而不是通过训练得到的参数数据。

(2)超参数含义

  • 定义关于模型的更高层次的概念,如复杂性或学习能力。
  • 不能直接从标准模型培训过程中的数据中学习,需要预先定义。
  •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值,训练不同的模型和选择更好的测试值来决定

(3)举例

超参数的一些示例:
  • 树的数量或树的深度
  • 矩阵分解中潜在因素的数量
  • 学习率(多种模式)
  • 深层神经网络隐藏层数
  • k均值聚类中的簇数
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家以后会慢慢理解

2.交叉验证

交叉验证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有两种:

 1.我们进行学习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多种模型来训练,最后我们需要一种评判标准来选择哪种模型较好,此时就需要交叉验证

 2.我们确定了某种学习模型,但可能有多组参数的选择,具体选择哪一种我们也需要交叉验证

普通的验证不行吗,为什么要交叉的?

因为数据集中某部分可能不纯(比如验证块中某些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值,异常值,导致测试结果偏低,或者某些部分验证的数据过于简单,使得测试结果偏高)

关于交叉验证的具体分类和操作详见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25503?refer=rdatamining

http://blog.youkuaiyun.com/linkin1005/article/details/42869331


二、

CS231n课程笔记5.4:超参数的选择&交叉验证

3.交叉验证

对于训练集再次进行切分,得到训练集以及验证集。通过训练集训练得到的模型,在验证集验证,从而确定超参数。(选取在验证集结果最好的超参数) 
交叉验证的具体实例详见CS231n作业笔记1.7:基于特征的图像分类之调参CS231n作业笔记1.2: KNN的交叉验证

3.1. 先粗调,再细调

先通过数量少,间距大的粗调确定细调的大致范围。然后在小范围内部进行间距小,数量大的细调。

3.2. 尝试在对数空间内进行调节

即在对数空间内部随机生成测试参数,而不是在原空间生成,通常用于学习率以及正则项系数等的调节。出发点是该超参数的指数项对于模型的结果影响更显著;而同阶的数据之间即便原域相差较大,对于模型结果的影响反而不如不同阶的数据差距大。

3. 随机搜索参数值,而不是格点搜索

random layout
通过随机搜索,可以更好的发现趋势。图中所示的是通过随机搜索可以发现数据在某一维上的变化更加明显,得到明显的趋势。


三、

2. 用于超参数调优的验证集

  当我们在设计机器学习算法的时候,除了最终预测的时候使用测试集,其他时候都不能使用(很容易造成过拟合)。我们可以在训练集中分出一部分(50%~90%)作为验证集,在验证集上进行超参数调优。一旦找到最优的超参数,就让算法以该参数在测试集跑且只跑一次,并根据测试结果评价算法

3. 交叉验证

  当训练集数量较少时,我们一般使用交叉验证的方式(一般分为3、5、10份),比如:将训练集平均分成5份,其中4份用来训练,1份用来验证。然后我们循环着取其中4份来训练,其中1份来验证,最后取所有5次验证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算法验证结果。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四、

CS231n作业笔记1.7:基于特征的图像分类之调参

https://blog.youkuaiyun.com/silent56_th/article/details/53842692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在深度学习中实施交叉验证的方法最佳实践的问题。首先,我得回忆一下交叉验证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场景。交叉验证主要用于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防止过拟合,特别是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 用户提到想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或评估模型性能,所以可能需要详细说明不同的交叉验证方法。常见的交叉验证方法有K折交叉验证、分层K折交叉验证、留一法等。我需要解释这些方法的具体步骤,以及它们在深度学习中的适用情况。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深度学习中的特殊因素。比如,深度学习的模型通常需要较长的训练时间,尤其是当数据集很大时,使用K折交叉验证可能会带来较高的计算成本。这时可能需要权衡,比如使用较小的K值,或者采用其他策略,如提前停止(early stopping)来减少训练时间。 另外,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提到预训练模型微调,这可能与交叉验证有关联。例如,在使用预训练模型时,如何结合交叉验证来调整顶层参数?可能需要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划分数据集,确保验证集测试集的独立性,避免数据泄露。 还要注意数据分布的平衡问题。分层K折交叉验证可以保持每折中各类别的比例,这对于分类任务尤其重要。如果数据集存在类别不平衡,分层方法能更准确地评估模型性能。 另外,关于最佳实践部分,应该包括数据预处理的一致性,比如在每一折中使用相同的预处理参数,避免信息泄露。同时,在交叉验证过程中,如何保存比较不同折的模型性能,选择最优的超参数配置。 可能还需要提到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挑战,比如大规模数据集的处理。当数据量极大时,传统的K折交叉验证可能不切实际,此时可以使用Hold-out验证,即简单地将数据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但需要确保验证集测试集的代表性。 最后,结合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比如引用[2]中提到的FiBiNet模型在特征交叉中的应用,可能可以举例说明如何在模型结构设计时结合交叉验证来优化特征交叉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包括交叉验证的方法、在深度学习中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最佳实践,并结合实际例子相关引用内容进行说明。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步骤详细,同时语言自然,符合用户的要求。</think>在深度学习项目中实施交叉验证需要根据数据特性任务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计算资源进行权衡。以下是关键方法最佳实践: --- ### 一、交叉验证的常用方法 1. **K折交叉验证(K-Fold CV)** - **步骤**:将数据集随机分为$K$个子集,每次用$K-1$个子集训练,剩余1个子集验证,重复$K$次后取平均性能。 - **适用场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