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片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在存储器结构上,单片机的存储器采用的是哈佛结构;
- 在芯片引脚上,大部分采用分时复用技术;
- 在内部资源访问上,采用特殊寄存器(SFR)的形式;
- 在指令系统上,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
- 内部一般都集成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
- 单片机有很强的外部扩展能力
2.简述微型计算机与单片机的异同。
答:单片机是在一块集成电路上把CPU、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及多种形式的I/O接口集成在一起而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它与通用微型计算机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分工的,前者为ROM,后者为RAM;
(2)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控制功能强:
(3)多样化的I/O接口,多功能的I/O引脚:
(4)产品系列齐全,功能扩展性强;
(5)功能是通用的,像一般微处理机那样可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方面。
3.什么是RAM,什么是ROM,试区分其性能
答: RAM(random access memory)是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存储器是断电时信息会丢失的存储器,但是这种存储器可以现场快速地修改信息,所以RAM存储器是可读/写存储器,一般都作为数据存储器使用,用来存放现场输入的数据,或者存放可以更改的运行程序和数据。
ROM(Read Only Memory)是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是:其内容是预先写入的,而且一旦写入,使用时就只能读出不能改变,掉电时也不会丢失,通常用于存储程序或常数。
4.什么是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就是处理器根据指令中给出的地址信息来寻找有效地址的方式,是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
5.80C51单片机内部串行口工作方式工作于方式1、3时,波特率与TI的溢出率有关,什么是T1的溢出率?如何计算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1时的T1溢出率?
计数器计满时(最后一个计数状态,对16位计数器一般为65535),再来一个脉冲,会产生一个溢出信号,计数器复位至第一个状态(第一个计数状态,对16位计数器一般为0),从0~65535这是满量程计数的情况。如果不想满量程,则需要设置初值,如设置初值为65536-1000=64536,则计数器输入1000个脉冲就会产生溢出信号。对TI而言,单位时间的溢出次数即T1的溢出率。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其波特率由定时器1的计数溢出(对80C52来说,也可以使用定时器2的计数溢出)决定,公式为:
式中,SMOD为PCON寄存器最高位的值,SMOD=1表示波特率加倍。而定时器1溢出率计算公式为: